[本站讯]11月17日,山东大学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题报告会在中心校区举行,国防大学军事史专家徐焰教授作了题为“国防建设与周边安全环境”的专题报告。山东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建军主持报告会。
徐焰教授用诙谐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从世界“多极化”中的中国崛起、国家周边安全环境及面临的内外挑战、国防建设重点由机械化转向信息化、国防建设的经验和新使命等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的国防建设和周边安全环境。他认为,我国面临着最为复杂的安全形势,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和不同的价值观的挑战,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国防现代化建设,这是和平崛起的根本保证。
徐焰教授表示,历史证明,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想实现的关键。只有按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并创造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才能保证国家独立和强盛。人类过去有两种战争形态,一是靠体力搏斗的冷兵器战争,二是靠化学能和机械驱动的热兵器战争。现在即将进入第三种形态,即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目前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主要表现,是人类又要迈进信息化战争时代,因此国防建设重点要由机械化转向信息化。今后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要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搞好各个领域的配套工程。
徐焰教授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防建设的最重要启示就是要坚持和平发展不动摇。他认为国防建设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判断世界形势确定适当的国防战略目标,二是要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三是要处理好目标和能力的平衡,四是国防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是建立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
李建军在总结中表示,徐焰教授的报告使我们对国家周边环境,国防建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使命有了清晰的认识。首先,中国的崛起过程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其次,“东独、西分、南争、北患”这一简单形象的总结高度概括了我国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最后,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保障,也是科研工作者的机遇。他表示,山东大学将继续在国防相关领域勇挑重任,大胆创新,积极实践,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向阳,全校副处以上领导干部430余人听取报告。威海校区、青岛校区设视频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