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山大要闻 > 正文

刘杰教授谈“女性精神”

发布日期:2005年03月10日 08:44 点击次数:

[本站讯]3月8日下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杰教授做客世纪风讲坛,在邵馆报告厅第二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女性精神的重新发现——当代女性主义哲学的兴起”的精彩报告。
    刘杰教授首先由今年1月份哈佛大学学校长在“女性与科学”上的讲话而引发的美国女性的轰动这一事件着眼,指出了即使在法制最健全的美国社会依然存在这种对女性的不公正对待问题。
    刘教授指出女性主义有两种含义:一为社会政治运动,一为一种理论、一种思想体系。继而,刘教授又分析了女性主义运动经历的两次变化。这两次变化一是发生在19世纪后期,西方国家普遍追求女性的权利,而这又伴随有一定的政治运动,例如美国、德国等这时有被奉为圣经的《女权辩护》和《妇女的屈从地位》,这时妇女主要是争取社会政治权力。第二次运动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今,妇女不仅要求社会政治权力的获得,还要求从妇女的生活经验来关注生活,妇女要求自己的表达被倾听,而不再是别人解释的对象。这时也有两部经典著作:《第二性》、《两可的伦理学》。
    接着,刘教授又介绍了文化女性主义的六种表现,一、自由主义的,继承了自由、民主的理念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曾说一个社会的解放程度与妇女的解放程度有关 三、激进的女性主义,彻底的和男性文化对抗 四、女同性恋分离主义 五、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强调平等优于竞争 六、后现代的女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乎全部的领域都有女性独立的声音、独特的视角。而这其中女性主义文学与哲学更为流行,特别是产生了表现在认识论、伦理学、美学方面的当代女性主义哲学。女性主义认识论是在女性的眼光下的知识理性科学,代表为哈丁及其著作《谁的科学谁的知识》,将我们怎样从女性的生活角度来思考。女性主义认识论还提出了社会知识论,认为一切认知结构都存在于社会。女性主义的伦理学提倡关爱的伦理学,主张用Care来颠覆Justic;而其美学则有着独特的女性视角,美不存在客观的美 ,而以前的美无一例外都是男性发明的,这是不符合女性对美的真正要求的。
    最后,刘教授阐述了中国女性主义的境况,他说:中国的女性解放在世界上是位于前列的,几乎下到每个村庄都有妇联。但是往往是上面的声音传达下来却很少听到下面的声音,女性主义研究做得比较差,中国没有一份真正的女性主义的学术刊物,我们只处于介绍阶段而且介绍得也很不够。我们应予以重视,推动女性眼光下理性事业的发展。]

【供稿单位:山大青年    作者:孙丽芳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  】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