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搜索结果

孙宝清教授课题组在超快成像方面取得新进展
[本站讯]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宝清教授课题组在基于单像素成像的超快成像方面取得新进展。课题组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时间分辨的超高速单像素成像技术,实现了两百万帧每秒的二维和三维成像。相关研究成果以“2,000,000 fps 2D and 3D imaging of periodic orreproducible scenes with single-pixel detectors”为题...
发表时间:2022-10-25

永远做一个家乡的旁注者
诗人王家新在介绍自己的《旁注之诗》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旁’,在边侧,在书页边,记下与我们擦身而过的事物,或是面对它的空白。我想不仅是这组诗,我们写下的许多东西,其实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旁注之诗’——关于这个世界,也关于我们自己。……这组《旁注之诗》联想到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认为诗人‘就是历...
发表时间:2022-10-25

北国之秋
北国的初秋,熹微的晨光从东方的天空探出头来,远处重叠的山峰闪烁着玫瑰色的光辉。乍寒还暖,缥缈的水雾氤氲在秋日的空气中。秋霜带来了初寒,思念绵延成线,由远飞的鸿雁带往天边。 北国的秋田,别有一番滋味。硕大的棒穗纷纷低下了头,为勤劳的农人贡献一年的收成。乡间的小路弥漫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稻田里游走着割...
发表时间:2022-10-25

追梦者
愿做一颗种子 即使被卑微地踩在泥土里 也要倔强地长出芽儿 愿做一朵腊梅 纵然有厉风寒雪百般侵袭 也要傲然地开出花儿 愿做一盏烛灯 愈是无尽黑暗的浩渺夜空 愈要闪亮地发出光儿 愿做一个追梦者 尽管赤着双脚也要努力奔跑 因为 奋斗就是最好的鞋儿 文章发表于2022年10月19日《山东大学报》第25期
发表时间:2022-10-25

欢庆党的二十大
欢庆中共二十大, 复兴蓝图亲谋划。 风清气正聚人心, 民富国强不称霸。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筑广厦。 奋力勇登新征程, 爱党挚情遍华夏。 文章发表于2022年10月19日《山东大学报》第25期
发表时间:2022-10-25

沁园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风雨兼程, 万马奔腾, 岂不快哉! 忆腥风血雨, 茫茫求索, 无怨无悔, 继往开来。 星火燎原, 初心伊始, 岁月峥嵘混沌开。 先驱者, 视王侯蝼蚁, 举义驱豺。 百年建党情怀, 梦无数英雄笑凯回。 想南湖“一大”, 武昌起义, 井冈篝火, 几戍轮台。 遵义长征, 渡江胜利, 席卷中国红色牌。 流年逝, 慨伟人领袖, ...
发表时间:2022-10-25

“三个务必”为新征程导航
 初心怎能忘 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先辈们昂首开赴疆场 使命肩扛 为了国家繁荣人民富裕 前辈们解放思想践行改革开放 吾辈使命光荣无上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莫迟疑何彷徨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志气骨气底气聚焦伟大梦想 十年答卷荣登历史自信榜 历史主动再增强 待到世界舞台中央把酒...
发表时间:2022-10-25

贺新郎·祝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千里江山古, 梦翻身、 科教兴国, 民族振兴。 后继前仆英雄志, 风雨飘摇前路。 站起来、 当家作主。 砥砺踟蹰摸坎坷, 靠人民, 赤胆忠心护。 拼血肉, 献全部。 百年踔厉奋进路。 望天涯, 长途漫漫 乱石无数。 转变陈规谋新轨, 引领民生致富。 壮国运, 金瓯永固。 自信初心纯如许, 肃贪腐, 扫荡蝇虫虎。 中国梦...
发表时间:2022-10-25

满庭芳·喜贺党的二十大开幕
毕集群贤, 共商党建, 廿大开启新程。 掌声雷动, 心语系民情。 十载回眸历历, 攻坚战、 换貌乡城。 新时代, 催人奋进, 雁舞碧空明。 山楼闻画角, 蓝图绘就, 鞍马兼程。 任道艰途险, 斩棘披荆。 不负人民重托, 跟定党、 风雨同行。 丝绸路, 海朋洋友, 携手共繁荣。 文章发表于2022年10月19日《山东大学报》第2...
发表时间:2022-10-25

月光下的创意写作 ——敬献山东大学文学院“经典阅读与创意写作”微专业
冬末的早晨 喜鹊啼啭 渴望着 如滴水润物般的 畅快与轻柔 稷下学宫 小树林 绿荫下久坐 古树在褪皮 就像更换了新的灵魂 离家千万里 趵突泉在这里 喷涌 转弯 冒泡 大洋彼岸的初春 白雪在地底下沉寂 冰凌如常驻的贵宾 松鼠在筑巢 奔跑 打斗 玩弄松塔 夜猫梳着毛发 转动着耳朵 哥特式的大理石在无言地讲故事 诗歌与小说 角色...
发表时间:2022-10-25

文心湖之思
犹记得,初入校时,顶着似火骄阳的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从气势恢宏的南门迈入校园。一路的蝉鸣低徊悠长,一路的翠绿明亮张扬。在校训石前的转角处,一阵微风拂过,摇动树梢,有簌簌的响动,浅吟低唱间,清凉与舒爽尽数扑面而来。 透过那一簇簇浓荫的罅隙望去,原是一潭平静的湖水。它在柔风的轻抚下,掀起了微澜。阳光...
发表时间:2022-10-25

备一份讲稿
到济南的第一个学期,是从冬天走向春天的。 在济南才发现,说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那是骗人的。身上好不容易升腾起的那点点热,还是从宿舍楼到教学楼赶出来的。济南的初春里,要风度实在是件很要命的事情,于是我随遇而安地,把自己封在了厚棉服里。 快步赶着,把自己送进古代文学的课堂里。心里庆幸着授课的老师还没来...
发表时间:2022-10-25

大学读经的几点记忆与感触
济南大佛头读四书,左侧为赵鑫,已是山大文学院教师;吹笛子的是作者。 2007年,我考入山大中文系,后转到文史哲基地班。农村的娃子基础差,古文大体读不懂;可天性好强,就拧着头皮硬读。大一下半段,《论语》《孟子》等,就都在手里掂量过了。 2008年春,朋友办起山大国学社,要弄一个成人礼。那年我十九,也被拉去帮...
发表时间:2022-10-25

我与山东大学的四次校庆
10月8日,是山东大学的“臧克家日”;10月15日,是山东大学的校庆日。 2021年,祖父臧克家去世十七年,父亲臧乐源去世四年,我离开求学四年和工作两年的山东大学已三十五年。疫情阻碍了我回国照顾母亲,来自山东大学的消息也越来越少。没想到,山东大学的120周年校庆在我心中再次掀起了波澜。 《Science》推出了山东大学...
发表时间:2022-10-25

“做学问,要从国家需要出发”
发表时间:2022-10-25

共有 160,05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转到:页  尾页   共有 10,671 页   当前第 1,584 页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