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两位山大校友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3年亚太地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9日 16:06 点击次数:

[本站讯]近日,2023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入选者正式公布。据不完全统计,材料2006级校友尤雅,材料2007级本科生、2011级硕士研究生校友田文婕入选。

尤雅校友,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教授。她开发了在宽温域下稳定工作的钠离子原型电池,助力解决电池在极寒酷热地区使用和安全难题。改变中国以碳基能源发电为主的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需要开发配套的大规模储能设备。而随着储能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电池必然面临着更为极端的工作环境,如极寒、酷热、高真空、辐照等。由于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性,因此发展极端条件储能电池技术至关重要。尤雅致力于开发在极端条件下工作的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力求突破电池应用极限,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她发现普鲁士白正极材料大的储钠空间使其具有“零应变”的特性,可很好地缓解钠离子嵌入脱出带来的应力应变,从而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她通过控制晶体形核和长大速度,得到了“低缺陷无水”“富钠”“多晶”的普鲁士白正极材料,并进一步将其工作温度扩展至-25度到70度。同时,还发明了一种新型制备方法,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循环稳定性的大幅提高。不仅如此,她还提出了“温度自适应电解液”的设计理念,基于该理念设计的电解液不仅可实现钠离子电池在-50度稳定工作,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电池高温下热失控发生,具有“本征安全”的特性。

田文婕校友,阿德莱德大学研究员。她开发了低成本纳米功能材料、半人工光电转化和绿色催化水去污技术,用于可持续的太阳能转换和环境修复。她专注于制备各种具有原子尺度结构设计的纳米材料,用于环境修复和能量转换应用,包括水修复、氧还原反应、二氧化碳捕获、超级电容器和光催化。她提出一种新型可持续半人工光合作用体系,通过将菠菜中提取的光合系统 II(PSII)锚定在聚乙烯亚胺涂层大孔碳电极,实现了高负载量。该系统在约10小时得到了10,200 ± 1,380 摩尔氧气每摩尔PSII 的最大转换数,达到了高的电流至氧气的转换效率。该研究揭示了PSII在光照和黑暗下释放氧气的功能。在周期性太阳光辐照下,该PSII电极可以实现长期的介导光电流输出。这一概念解决了PSII长期光电化学研究的知识空白。此外,田文婕还巧妙地设计了温和的合成方法和结构调控策略,用于低成本和可再生的生物质转换。她首次证明了碳酸氢钠可以作为一种温和的致孔试剂,将生物质(如面粉、酵母提取物、葡萄糖、蘑菇柄、落叶和花)转化为功能性的纳米多孔碳,并将这些碳材料用于环境和能源领域。除了材料设计,田文婕还为多孔碳基材料用于绿色催化高级氧化降解污染物提供了独特的见解。首次揭示了多种有机污染物与它们各自的单一污染物体系相比的降解动力学特征。例如,她发现二元酚类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和效率优于单一酚类污染物系统,而二元抗生素污染物表现出与单一抗生素相似的降解动力学。

成立于1899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极大的新兴科技商业智库与媒体。自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评选出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出的顶尖科技创新青年已超千人。

2010年,“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首次进行区域性评选,一跃成为亚太、欧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科技青年群体的重要标尺。2021年,“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亚太区正式落地中国,旨在为极具发展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多元化的国际发展平台,让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亚太科技成果再添新章。

相关链接:

两位山大校友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2年亚太地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供稿单位:服务山东办公室、合作发展部 (校友工作办公室)    作者:朱紫瑛    摄影:麻省理工评论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夏郗 王莉莉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