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青年说反诈”脱口秀大赛的节目展演并获得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聚光灯打在脸上时,我想起自己一个月前看到比赛通知就立马写稿的那个深夜。
在最初写反诈脱口秀时,我只是想把枯燥的反诈知识变得好玩,让身边同学愿意听、记得住。那时我面对的是一堆冰冷的经济学数据和鲜活的诈骗案例。GDP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庞氏骗局……当这些在课本上司空见惯的名词与真实案例放在一起时,变得更加清晰可感。我的专业课为我提供了洞穿迷局的透视镜。信息经济学告诉我,每个骗局都是精心设计的“柠檬市场”——骗子通过伪造信号制造信息优势,让受害者始终处在信息的洼地。行为经济学则揭示了更残酷的真相:骗子会熟练运用锚定效应锁定你的期望值,利用损失厌恶制造恐慌,通过框架效应引导你的选择,那些看似非理性的受骗决策,其实都有其行为经济学的内在逻辑。我意识到,反诈不仅是道德较量,更是经济理性的博弈,作为学习经济学的当代青年,我应该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反诈宣传工作
准备过程中看到的真实案例让我明白,青年人不仅是反诈的“受众”,更应是“宣传员”。站在台上表演时,我看到观众在笑声中若有所悟地点头,我更加确信,经济学不该锁在象牙塔里,它应该走进菜市场,走进投资理财App,走进每个人日常的决策判断里。校园里的刷单陷阱、游戏账号诈骗,很多同学都是因为掉以轻心而中招。在今天“青年反诈在行动 妙语反诈青年行”活动展台现场,我和同学们看到了很多诈骗案例,也学到了很多反诈手段,收藏了“八大智慧反诈利器”,相信这对我们将来避免被诈骗和做好反诈宣传工作都大有裨益。
脱口秀展演中,我把反诈案例变成有趣的“段子”,将反诈手段化作笑后的思考。站在领奖台上,我感到手里的奖杯不只是荣誉,更像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让我坚定了要让反诈意识扎根在每间宿舍、每个社团、每个班级的信心。未来我会继续做反诈“传声筒”,和更多同学一起,把青春力量变成守护校园安全的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