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学生

“万里边疆,强国有我”山东大学漠南先锋实践调研队副队长 王玺焜

王玺焜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0日 20:03 点击次数:

“暖城六日驻吟旌,驼影机声共此情。”今天,我们顺利完成了“万里边疆,强国有我”山东大学漠南先锋实践调研队在中国暖城—鄂尔多斯的实践调研任务。近12小时的车程,一下高铁便能感到不同于炎热济南的凉爽气息,伴着丝丝微风,我们踏上了鄂尔多斯之旅。

锐意进取,底气在何?在积极响应号召,紧跟党的步伐。第一天上午,鄂尔多斯东胜区相关负责人为我们讲解了鄂尔多斯近些年来的发展状况及进步改善,并着重讲解了人才引进政策,呼吁青年才干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于边疆地区建设之中。鄂尔多斯从“扬眉吐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到“追风逐日”(风、光、氢、储),再到“人才暖城”新政——落户零门槛、购房有补贴、科研经费“上不封顶”。这一系列的改革,让我读懂了什么叫“时代的点名”。那一刻,“边疆”两个字在心里放大,再放大,直到它覆盖了整个祖国的轮廓。

紧跟时代,行动在何?在勇攀科技高峰,不断探索创新。在五天的行程中,我们参观了众多依托鄂尔多斯各种丰富资源一步步发展壮大的企业,他们掐准时代脉搏,找准当地资源,自主研发并适当引进先进技术,走出了一条独属于暖城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参观万利新能源智慧陆港和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时,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零碳”两个字吸引了我的注意,还记得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零碳”时,我心中暗想这么高的设想可能还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而如今,在鄂尔多斯,我已然见到了这种技术,这也提醒我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专业知识,关注前沿发展,早日为祖国的发展献一份力。

和谐发展,内蕴在何?在民风淳朴无华,人人努力奋进。繁荣的根须永远扎在文化的深处。调研的这五天里,我们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及长安大学的伙伴们同行,七十余人都感受到了暖城的善意。在参观了鄂尔多斯博物馆之后,我对这座城市的人民更加敬佩,历史悠久的城市,勤劳奋进的人民,独特的草原文化促进了多民族团结,这些印记宛如年轮镌刻在祖国大地上。

“今朝惜别频回首,明日晴空答远鸿。”山东大学独特的“一新、两点、三走、四融、五青春”的社会实践体系,让我们能够有机会走进祖国边疆地区,切实感受这里的文化与科技。我们在实践中了解到生态、经济、科技三者发展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所学专业在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的价值,同时明确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五天的行程已经结束,但鄂尔多斯的进步不会停下,属于我们新时代青年的伟大征程更不会停下。这一刻,我终于明白边疆不是遥远的地理概念,而是青年与祖国双向奔赴的原点。


【供稿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2023级本科生 王玺焜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穆楠 朱若佟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版权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