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日记头条 > 正文

学生

老峪村扶贫调研团队成员 梁宇欣

梁宇欣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5日 20:23 点击次数:

今天,我们在雨后的清晨来到了青秀的老峪村。这是我们团队进行扶贫调研的第二站。说到老峪村,我们起初通过调查了解到,老峪村是易地搬迁村,由过去六个自然村合并而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就地就近就业、发展后续产业、实行兜底保障等多种扶持方式,老峪村原先的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到了当地,我们发现了另一片天地。从村口蜿蜒伸向远处人家的那段路上,阳光正好,清风拂来,雨后空气混杂着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路边未干涸的积水倒映着蓝天和绿树。蝉鸣声声响,两旁绿树郁郁葱葱,有各种小野花加以点缀,树上的、藤上的果子也随风而动……好一番乡村景象。前行便见到满是涂鸦的幼儿园——儿童的童话乐园,周边房屋是清一色的青瓦白墙风格,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之上,有着别样的生气。

我们按计划采访了村里的王书记,询问当时多村共同搬迁至此的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各村克服困难顺利搬迁的历程。此次采访让我们得知老峪村易地搬迁、成功脱贫背后的那些故事。同时通过对当地小卖部大叔的采访,我们也从村民的视角了解了村庄的脱贫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王书记等村委会干部带领我们参观的乡村记忆馆,那里记录着老峪村的“前世今生”。“国有史,城有志”,而老峪村这座坐落于济南西营的小村庄也有自己的历史,足有六百年之久。记忆馆里留存着老峪村的详实史料和丰富图片,多方面展示了老峪村的发展变迁、自然风光的如诗如画和人文历史的厚重。当叔叔们热情自豪地为我们介绍这些“乡村记忆”时,我很受触动。因为老峪村作为一个多村结合、易地搬迁的新村落,想必并没有多少人力对过往历史进行回溯、整理和保存。但是当这座承载着当地人民多年奋斗历史的记忆馆矗立在我面前时,我才发现老峪村的历史底蕴仍在,并因世代村民的奋斗而厚重,因新时代的发展而焕新。陈列在展柜里的老物件痕迹斑驳,描述并重现历史图景的句句话语铿锵有力,馆里的一切都在讲述着人民脱贫致富的奋斗故事,刻画的是时代东风和国家关怀所促成的美好图景。这座记忆馆承载着老峪村的多年历史,让村民的每份乡愁都在新的土地上有了安稳的归处。

而记忆馆的二楼,是干净整洁的农村书屋。推门进去,满屋书香。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乡都在谈文化建设;在我看来,老峪村便是真正将新乡村文化建设落实到位的典范。村中街道所设的“善行义举榜”和“出彩人家示范户风采展示”、乡村记忆馆的建设和农村书屋的打造,都在让这座新生的村庄充满精气神儿。精神文明建设跟上了物质发展的步伐,老峪村正昂首阔步地走向更好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而青秀美丽的老峪村,山间满是绿色,硕果正坠在枝头,山间清泉不断。老峪村的新生不忘过往,铭记着历史,记住了乡愁。


【供稿单位:新闻学院    作者:2020级本科生 梁宇欣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谢婷婷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