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教授课题组刊发聚酮合酶工程改造研究新进展
|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山东大学与中国新闻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山东大学举行2025年迎新春茶话会
|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刘桂真教授荣获2024年中国运筹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
|
[本站讯]近日,中国运筹学会第十二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暨运筹学发展新春茶话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山东大学教授刘桂真获2024年中国运筹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以表彰其恪守科学道德,无私奉献、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在科技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 刘桂真教授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几十年如一日,坚...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王海龙教授课题组刊发聚酮合酶工程改造研究新进展
|
[本站讯]1月17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王海龙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Improving polyketide biosynthesis by rescuing the translation of truncated mRNAs into functional polyketide synthase subunits”。王海龙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一张42年前的珍贵照片
|
这张已经泛黄的黑白老照片,是42年前在山东大学老校(现为洪家楼校区)一号楼西门拍摄的。照片中站在C位的白发老者,是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后排左起三位中年男子,分别是体育教研室的徐中明老师、董元连老师和物理系的徐儒英书记(领队)。其余5位年轻的在校大学生,都是校田径队的主力队员,分别是78级物理系的龙...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蔡德贵与恩师季羡林的深厚友谊
|
1996年季羡林在家中与蔡德贵谈学术 2016年《季羡林口述史》出版 一、蔡德贵初识季先生 1965年秋,蔡德贵从胶东半岛的一个穷山沟考进北京大学。在这座神圣的最高殿堂,他入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那时季羡林先生任东语系的系主任。秋天的迎新大会上,蔡德贵在外文楼阶梯教室里第一次见到了季羡林,那时候的季先生还年富力...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
讲述人:杨鲁慧 2001年,我来到山东大学。当时,国际政治专业的硕士处于刚开始招生的阶段,学院还准备筹建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点,整个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都在一起开会,整合现有研究力量,梳理下一步的学科建设。一直以来,我主要负责亚太研究所的工作。筹建博士点时,我参与了论证工作。博士点得以获批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亚太...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加强国际交流,提升专业影响力
|
讲述人:王学玉 高考恢复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系开始招生。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科学社会主义,另一个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国际共运专业不仅研究中国,也研究其他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多在欧洲,所以我们的关注点多在欧洲。我在硕士时期研究意大利政党,由此培养了国际的、对外...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搭起国际政治的招牌
|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当时读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人的求知欲望是本能的。我从部队回来之后就面临着选择,我们当地的高中校长想聘我去教书。但是我自信能够成为高考成功的一员,所以选择参加高考。我们校长给我提供意见,他告诉我哲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总和,劝我报考这个专业。这句话对我上大学选择专业...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华岗和罗竹风的革命情谊
|
初相识 罗竹风(1911—1996),山东平度人,中国语言学家、宗教学家、出版家、辞书编纂家、杂文家。在全国解放以前,罗竹风并不认识华岗,只知道他是一位学者,从事多学科的研究。华岗一直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艰苦卓绝,几十年如一日。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罗竹风以首席军代表的身份,带领十几位同志接管山东大学。...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齐大医学院女杰——韩豁
|
韩豁和她的丈夫徐斌洲 韩豁(1916-2001),河北省霸县人。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女子中学,考入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当年底,她积极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和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夏,她在中共地下党员影响下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群众抗日组织),发动学校师生...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薛暮桥的经济思想: 理论建构、山东实践与现代启示
|
薛暮桥(1904-2005),原名雨林,江苏无锡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首届中国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市场经济拓荒者”,亲身参与中国两个经济体制建设,是新中国第一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和高级经济官员之一。著有《中国农村经济常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我国物价...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铁保书写“为国育贤”220周年纪念
|
仲伟仪 仲伟仪(1865-1936),字子凤,别号昶轩,又号补衮子,山东黄县西乡仲家集(今龙口市南仲家)人。弱冠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于登州文会馆,1885-1892年留任母校文理科教授。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时,受校友丁韪良之聘任算学副教习。1901年山东大学堂创办时,同赫士一起来山大任格致分教习,任教时间为1901-1903年。 《...
|
发表时间:2025-01-24
|
|
铁保书写“为国育贤”220周年纪念(三)
|
1926年省立山东大学设学大纲 泺源书院院址图示(道光《济南府志》) 《山东高等学校建置沿革纪略》 唐绍仪 唐绍仪(1862-1938),字少川,广东香山人,是清朝第三批留美幼童,1874年留学美国,1881年回国,1882年12月赴朝鲜海关任职。1884年12月,袁世凯与唐绍仪相识,对唐绍仪的留学经历、学识能力以及在应对朝鲜政变中...
|
发表时间:2025-0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