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按照教育部要求,完成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成效评估。此项工作既是教育部检验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更是学校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战略、彰显一流大学知识产权服务能力的关键契机,直接关系到学校在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中的定位与影响力,对支撑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心系统梳理近五年以来的工作成效亮点,形成《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报告》,包括学校概况、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概况、人员概况、开展基础服务情况、开展重点服务情况、服务经济社会情况、培育专业人才情况、服务事项明细表、机制建设情况、相关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建设和发展思路、学校意见十一个部分。
信息采集时间范围为2020年8月至2025年7月,时间跨度大,涵盖内容广泛,梳理过程复杂。梳理中,一方面,部分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分散在学校不同部门和系统中,需要与多方沟通协调获取,并进行大量的整理和核实工作;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涉及多个领域,服务情况的梳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确保每个服务案例、每项数据都精准无误,这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成效报告需要依托大量证明材料提供支撑。中心将证明材料按内容体系整合为上、中、下三册,共计1947页,全面覆盖报告各板块核心内容的验证要求,具体包括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政策和经费支持证明、人员资质和培训证明、典型案例详情、专业人才培育证明、内部管理制度、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每类材料都需要逐一收集、整理和审核,部分材料如政策文件需要确认其有效性和时效性,典型案例详情需要详细描述服务过程和成效,确保能够充分体现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