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10月13日,由山东大学与甘肃简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流动展览在中心校区开展。校党委副书记李向阳出席仪式并致辞。

李向阳表示,甘肃简牍博物馆作为国内汉简收藏数量最多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在西北汉简整理、秦汉史研究、陈列展览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领域成效显著,堪称行业典范。此次展览为师生搭建了一个近距离学习简牍文化与丝路文明的流动课堂,让师生进一步读懂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传承。期望学校与甘肃简牍博物馆以展览为契机,深化在简牍学研究及文物修复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展示中华优秀文明成果。

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徐睿表示,“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系列活动,是馆校文化合作的有力探索和积极创新,是响应国家倡议、落实相关重要指示的关键举措,是为山大124周年校庆的献礼。山东与甘肃文脉相连,此次合作是两地文明符号的交汇,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当代体现。期待未来双方在文物保护、整理研究、简牍大数据库建设、跨学科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


开展仪式结束后,现场嘉宾共同参观了展览。学校宣传部、合作发展部、博物馆、历史学院、考古学院、文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展览是自2024年10月山东大学与甘肃简牍博物馆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以来的一次生动实践。该展旨在追溯简牍作为文字载体的千年历史,展现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往来,还原汉代边塞生活的烟火气息,呈现古代文书的书写智慧与书法艺术。展览设置24个主题版面,以“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大专题为脉络,辅以“家国情怀”“民风习俗”“社会生产”“邮驿交通”四个维度的细节呈现,构建起立体鲜活的简牍文化空间。展览期间还举行《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及“简册编联和书写”、简牍文化主题讲座、简牍文化走进附中校园等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