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校园动态

《民俗研究》创刊40周年纪念会暨“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术创新”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开幕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09月28日

[本站讯]9月26日至27日,《民俗研究》创刊40周年纪念会暨“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学术创新”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向阳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陈向阳表示,山东大学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承担重大文化工程等方面成就显著。《民俗研究》创刊40年来,坚持“扎根田野,对话传统,回应时代”的办刊宗旨,已发行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能够代表中国民俗学最高学术水平的杂志”。学校将深入践行“两个结合”,持续支持《民俗研究》建设发展,期待刊物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民俗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再立新功。

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文史哲》名誉主编、《民俗研究》编委会主任王学典在致辞中对学术期刊的办刊思路和发展道路提出见解。他表示,学术期刊不能固守“等稿上门”的传统模式,而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学者们约稿。这不仅是期刊对顶尖学者学术价值的最高认可与尊重,更是期刊塑造自身学术个性、引领学科方向、在激烈竞争中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他希望学界今后持续关心支持《民俗研究》,共同助力该刊物在新时代的学术版图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夯实中国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社长、《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魏建表示,《民俗研究》始终保持创刊初期的学术风格与办刊理念,近年来《民俗研究》通过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非遗论坛”等特色栏目,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助推民俗学逐步从边缘走向主流。未来,期待《民俗研究》在保持特色的同时,继续提升学术引领力,为山东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麻国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山东大学叶涛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曾巍主编就《民俗研究》发展历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等前沿议题作主旨发言。接下来,与会专家学者分五个专题,分别围绕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以及《民俗研究》40年间所取得的成就、贡献与未来发展等作深入研讨。

本次活动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民俗研究》主编王加华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文史哲》《民族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民族艺术》《中国农史》《民间文化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学术期刊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民俗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供稿单位:儒学院     作者:儒宣    责任编辑:孟丽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