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第十二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山东大学在比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取得历史突破。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宋占龙、崔琳两位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研究生张宝旭、孙晨、杨忠源、任菲、黄浩组建的“硫转先锋”代表队,以“硫转乾坤——微波等离子体高效分解硫化氢制氢联产硫磺装备”为参赛作品,在宋占龙教授和逄颖平老师的指导下,荣获大赛一等奖。作品提出“微波等离子体分解H2S的多效应协同策略”这一新思路,核心目标是实现H2S高效转化为氢气和硫磺。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可直接适配油气田H2S全浓度波动工况,为酸性油气田提供“污染治理-资源回收”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油气开发从传统高耗能脱硫向低碳资源化转型,契合“双碳”目标下能源装备绿色化发展需求。
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研究生郭曦、明莹、韩承瑜、王欣组建的“精测智控”代表队,以“基于亚硫酸盐含量的湿法脱硫氧化系统智能调控关键技术及装备”为参赛作品,在崔琳教授指导下,荣获大赛一等奖。该技术不仅解决了现有人工检测方式无法实现脱硫浆液中亚硫酸盐连续测量和氧化风系统反馈调控不精确等问题,实现进口设备的国产替代,而且也能为脱硫氧化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安全节能运行提供技术支持。该装备目前已在300MW燃煤机组开展了工程示范应用,企业评价良好,正积极开展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工作。

本年度,学校在“攀登者”学术成长计划中专项举办“学术嘉年华·大赛年”创赛系列活动,多措并举做好竞赛参赛动员和选拔培育,举办赛事校内赛、“稷下风”赛事培训会、“知行者”备赛训练营,在“山大研究生”公众号开辟专栏,共选送32支队伍参加实战锻炼,有组织推进创赛育人。


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本届大赛以“红土铸重器·创新驭未来”为主题,由昆明理工大学承办,来自31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435支队伍报名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