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新学期开学在即,后勤保障部饮食管理服务中心落实“精心、精细、精准、精致”的服务要求,充分做好新学期餐饮服务准备,提前谋划、精准发力,从安全隐患排查、餐品创新升级、就餐环境优化、人员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开展开学准备工作。
筑牢安全基石,各项工作筹备到位

暑期以来,饮食中心持续开展全链条安全保障行动。推进食品安全快检,累计完成果蔬农残检测372品次、餐用具ATP检测43样次,末梢水检测全覆盖,确保食材与餐用具安全;开展非值班食堂拉网式排查,修复墙壁空洞、老化防蝇帘等23项“三防”设施问题;联合专业机构对食堂燃气设备、排烟系统、制冷设备等246台件设施设备进行检修保养;严格落实员工健康管理,完成全员健康证查验,并组织新聘员工岗前培训;开学前围绕食品安全法、操作规范、消防安全、服务标准等内容开展集中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操作能力与服务意识,为新学期供餐筑牢安全防线;利用暑期组织开展“鲁菜大师傅”技能培训、技术比武以及外出学习考察,将成果转化为餐饮服务提升动力;提前完成食材采购与库存盘点,依据返校师生数量储备足量原料,确保开学高效供餐。
加强研究创新,优化供餐结构

根据不同校区学科特点,结合师生餐饮需求,深入研究调整新学期供餐结构。中心校区研发了川贵融合菜、西式融合菜,新增百香果酸汤嫩牛肉、薄荷炭烤猪颈肉、泰式鸡油拌等30余款新品类;洪家楼校区整体调整供餐布局,新增冒菜、济宁甏肉、临沂糁汤等特色窗口;趵突泉校区整合传统早餐品类,增加现制现售产品,并开设称重自选区和零点炒菜区,上新多款特色风味,丰富师生选择;千佛山校区推出土豆泥拌饭、手工馄饨、焖面、老母鸡汤米粉等热门系列新品,并改良油条配方获师生好评;兴隆山校区充分调研,引入云南生烫米线、南京风味鸭腿饭、低脂低盐餐等系列;软件园校区更新了13个风味类系列产品;青岛校区进一步明确食堂定位,结合地域特色,丰富窗口布局,优化产品结构,菜品更新率超60%。此外,各校区食堂同步筹备中秋月饼,让师生开学就能提前感受传统节日氛围。
优化餐厅环境,提升就餐体验

利用暑期优化食堂硬件设施与就餐环境,更新美化了部分灯箱、窗口标识以及灯光布局,营造温馨用餐氛围,进一步提升师生就餐体验。提前设计制作各校区餐厅供餐布局引导图,更新食堂微信公众号平台内容,方便师生快速了解食堂布局与新品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多渠道反馈机制,线上线下征询师生意见建议,确保及时响应师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