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澄指导下,安贵鹏主任医师、孟晓主任医师、董梅副主任医师、刘祥娟主治医师、马连越主治医师联合心脏超声室刘艳副主任医师、曹媛主治医师应用球扩瓣膜完成了省内首例无射线纯超声引导下的经房间隔途径的二尖瓣生物瓣毁损介入瓣中瓣手术(MVIV),术后效果好。病人顺利出院,术后1月随访症状明显改善。
患者18年前曾因风湿性心脏病在外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房颤射频消融术,现人工生物瓣衰败,二尖瓣重度狭窄并中—重度反流,同时合并心功能不全等,属于外科手术高危患者。
术前CT评估,既往27mm外科生物瓣,介入瓣不宜超过瓣角。CT测量瓣膜平均内径23.4mm,瓣下5mm LVOT面积为:267.2mm²。模拟26mm瓣膜植入情况,二尖瓣瓣环—主动脉瓣夹角120°,瓣架底端距离室间隔5.8mm,Neo-LVOT面积为:181.4mm²,术后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风险偏高。

心血管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联合心脏超声团队,心外科专家,麻醉科专家等多学科术前讨论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以及术前CT评估结果,制定手术策略:在无射线全超声引导下行经导管TMVR瓣中瓣(VIV)术,术中拟经右股静脉入路穿刺房间隔,通过球囊扩张房间隔,建立通路,植入26 mm SAPIEN 3瓣膜,后根据房间隔扩张情况选择是否行房间隔封堵器植入。

手术经右侧股静脉穿刺,食道超声引导下行房间隔穿刺;交换预塑形导丝至左室,建立工作轨道,送入球囊连续扩张房间隔;瓣膜经输送系统送至二尖瓣瓣口并成功跨瓣,瓣膜定位后180bmp快速起搏下释放26mm SAPIEN 3人工瓣膜;退出输送系统,食道超声示瓣膜启闭良好,支架位置正常,未见明显反流及瓣周漏。
手术的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领域的技术领先性,以及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复杂病例诊疗中的高效性。未来,心血管内科将持续探索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积累复杂病例诊疗经验,让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医疗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