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21日至24日,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经过激烈角逐,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参赛队伍表现亮眼,共斩获六项全国赛奖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并获评“优秀组织协同奖”。

由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曹超副教授、李阳教授指导,刘怀谦、谢彦均、殷冉三位本科生组成的团队获雨骤(恩捷伦)杯全国一等奖。作品《雨珠智测——深度学习赋能的基于雨珠Model-S Max的MOSFET自动化测试、仿真系统》以自动化测试为核心,搭配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构建起“传统测试+AI赋能+仿真验证”三位一体的自动化测试体系。


由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王永教授、周冉冉实验师指导,汪梵豪、赵培成、叶志远三位本科生组成的团队获曾益慧创杯全国二等奖。作品《基于Smic180bcd工艺的555定时器芯片设计》,针对赛题所要求的各项指标,完成了芯片架构选型、参数计算、前仿仿真、版图绘制与后仿等各项工作。同样由王永教授、周冉冉实验师共同指导,本科生蔡仕盈、孙文汐、张子奕组成的参赛团队,在紫光教育杯赛道中荣获全国二等奖。在全国总决赛环节,他们完成了运放NE5532的测试与应用电路的搭建,并顺利实现对指定MOSFET的参数提取与核心参数建模工作。
由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李阳教授、曹超副教授指导,刘子萱、张宗羽、俞雅婷三位本科生组成的团队获robei杯全国三等奖。作品《基于APB协议的UART IP核》,针对赛题的各种要求,实现了可以进行加密的异步收发的数据传输,完成了从仿真到实物下板的各项工作。由王永教授、李阳教授指导,李祥杰、张维杰、赵晨昕三位研究生组成的团队获奕斯伟杯全国三等奖。作品《基于ESWIN边缘计算平台的道路场景多任务推理系统》,面向智能辅助驾驶应用,设计并实现了车道线检测、交通标识识别和道路目标识别三大功能模块。由周冉冉实验师、王永教授指导,金泊言、彭天宇、汪卓晗三位本科生组成的团队获曾益慧创杯全国三等奖。作品《基于0.18μm BCD CMOS工艺的宽电压低功耗555定时器设计》设计了OTA比较器与NAND-SR锁存器结构,实现了施密特触发、单稳态及多谐振荡功能,完成了版图绘制、后仿与LabVIEW自动化测试程序开发等各项工作。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水平最高的学科竞赛之一,是国内集成电路产学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赛事,并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集成电路专业赛事。本届赛事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517所高校的740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参赛的本硕博学生总人数超过21000人,参与指导老师达4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