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校园动态

万里边疆,强国有我 | 雪域高原的青春答卷—山大青年以科技赋能边疆发展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5年08月20日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弘扬老西藏精神·青春筑梦边疆”赴藏实践队围绕西藏某重大工程一线开展实践调研。从现场亲历科技赋能下的突水突泥灾害防控关键技术攻关,到“老西藏精神”的学习与传承,队员们以行动践行使命,以实践彰显担当,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在青藏高原,一支隶属于山大岩土工程团队,由齐鲁交通学院隧道地质与灾害防控课题组的青年师生组成的队伍,怀揣着科技报国的理想,自2023年起便以岩土工程技术为矛,扎根西藏某铁路隧道建设最前线。

作为团队科研攻坚的进一步延续与拓展,实践队员们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毅然挺进西藏某铁路隧道下穿大型古冰川泥石流冲沟帷幕注浆工程腹地,围绕“科技赋能”在重大工程中的实际落地路径展开系统调研。实践导师的叮嘱始终回响在队员们耳边:“只有真正到了现场,才能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在隧道内,队员们聚焦多源地质建模、注浆数值仿真、参数优化、智能注浆装备与数字孪生系统等现场应用关键技术,多维度剖析其在富水孤石、地表水馈入风险极高等极端复杂交织条件下的实战效能与集成攻坚力量。

半米之差,就可能影响成效。一线工作者赵师傅感慨地说:“以前打孔和注浆全凭经验,现在有了这些科技手段,不仅能提前摸清地质情况,还能精准控制注浆参数,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亲身见证了科技赋能注浆的“加速度”——在高原复杂工况下,仅20天就完成了27米全断面帷幕注浆,以远超于常规的效率完成了注浆任务。

在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实践队员们更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淬炼。为追寻革命足迹、传承“老西藏精神”,赴藏实践队与齐鲁医行实践队联合开展了纪念学习活动,共同缅怀川藏线建设先烈的英勇事迹,厚植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纪念碑巍然屹立在雪域高原之上,见证着那段艰苦卓绝的筑路岁月。在碑前,老师们与实践队员们手捧鲜花,列队肃立,低首默哀,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先烈致敬。献花仪式上,带队老师动情地说道:“我们要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化为投身国家重大工程的实际行动;我们要秉持科技报国的信念,把责任与担当书写在祖国的铁路干线之上。”

当青春的热血与雪域高原的呼唤同频共振,实践队员们终将在赤诚奉献中绽放奋斗之花。实践结束当晚,队长赵晟喆在总结中写道:“我们所走的路,是前辈们用血汗铺就的‘天路’;我们所做的事,是新时代青年对国家使命的回答。”这支赴藏实践队,将继续把青春写进高原,把热血化作盾牌,为守护铁路安全通达、为助力边疆繁荣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山大智慧与力量。


【供稿单位:齐鲁交通学院 校团委     责任编辑:赵方方 陈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