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研究生课程思政 > 典型人物采访 > 正文

研•课程思政 | 国际教育学院杜文倩副教授:让学生成为中国故事的创造者、言说者、守护者和传播者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4日 10:31 点击次数:

秋季学期刚开学,国际教育学院杜文倩副教授所在的“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课程师资团队就组织召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研讨,制定了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根据方案,新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一是系统理论知识讲解;二是依托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开设的85个门类的文化课程,让学生选择几类进行深入体验与学习,最后形成个人作品或教学资源;三是带领学生开展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以他们的视角,讲述当代中国的美丽故事。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课程是国际教育学院的研究生专业主干课程,主要面向中外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开展。自2007年开设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该课程在思政教育、课程建设、教材研发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已经成为引导教育学生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特色课程平台、实践平台和研究平台。

课程负责人、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杜文倩说:“在这门课的教学中,我们积极回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需求,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努力让学生成为中国故事的创造者、言说者、守护者和传播者。”

课程思政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离不开一支善于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专业化、职业化、高质量国际中文教育师资队伍,这也正是国际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学习如何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杜文倩副教授和她的同事们一直在努力做的工作。

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到,课程思政的内容重点之一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在杜文倩副教授看来,国际中文教育的课程教学,很多思政内容都是蕴含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中并贯穿始终的,在“润物细无声”中,关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的一些内容就会渐渐渗入学生们的心底。

以“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课程教学为例,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在这一前提下,课程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跨文化传播的方法和实践体验上面,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内容资源的选取与整合能力、以及相应的传播策略、传播技巧。所以,老师们在授课时会尽量做到既“授鱼”又“授渔”,在教给学生们具体策略与技巧的同时,也会插入完整的海外文化传播教学案例,让学生们可以直接学习、使用,还会让学生们学习掌握几种实用的传统文化技能。在这种体验与沉浸式教学中,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并主动思考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与义务。

杜文倩副教授说,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老师们都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在这一岗位上工作得时间越久,对国家爱得就越深沉。这种爱源自对民族文化深入了解后的自信,源自深入学习对比中外文化后的自豪。这种爱、自信与自豪,通过课程教学,在学生们身上也体现得特别明显。有的学生说,上这门课的最大感受就是从事跨文化传播工作一定要实打实,多看理论文章,多动手实践,比如要给外国学习者讲茶,自己首先就要对中国茶叶的相关知识加以了解,也要掌握一定的茶艺技巧和饮茶礼仪。有的学生表示,学习课程之前,自己以为这只是一门文化技能课,学习了课程之后,对中华文化不仅有了知识层面的提高,还学习了剪纸、书法、刻瓷、景泰蓝等,更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讲好当代中国的故事

提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和教学,很多人觉得外国人一提到中国,首先想要了解的是中国的丝绸、茶、四大发明等优秀传统文化。“其实不止包括这些”,杜文倩副教授说,他们曾在课堂上针对外国留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外国人还想了解的是,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人的生活。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杜文倩副教授特别注重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其在当代中国的动态变化相结合。例如,讲到书法,除了讲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会介绍书法在当今中国如何生于日常、介入日常并广泛应用。

今年暑假期间,结合课程改革,杜文倩副教授和课程师资团队的老师们考察了很多能体现当代中国文化和发展的地方,并选定了部分地方作为课程的实践平台。其中有一处80后创业者创办的特色旅游打卡地,很好地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济南南部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宿,并助力周围40多个村庄实现脱贫。杜文倩副教授说,让学生们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通过他们的视角观察、讲述鲜活、蓬勃的当代中国故事,远比在课堂上跟他们讲述“创业”“绿色发展”“脱贫”等概念来得生动、形象。学生们既是故事的接收者,也是故事的输出者,在以后从事对外文化传播工作时,可以将其作为生动的案例,讲给更多的外国人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思想也受到了一次洗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教学—接受—输出—再传播”的教学闭环。

“双师型”模式+“课程树”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以外,“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课程最主要的授课方式就是体验式教学,主要依托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基地采用“双师型”模式,邀请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门教授学生们制作技艺,课程团队的教师则负责知识的讲授。以景泰蓝的制作为例,授课老师只了解理论知识,却不懂如何制作,在这种情况下,基地专门邀请专业制作者教授制作工艺,学生们听完两位老师的理论和实操课后,再利用课下专门的时间上手操作。这种“双师型”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更身临其境的了解与掌握,为他们未来的跨文化传播打下牢固的基础。

以上分别为课程教师杜文倩、陈鹤龄、马晓乐、孔梓授课场景

在课程设计中,师资团队创新性地打造了“课程树”。“中华文化与传播”同体验式文化教学、中华文化技能实训、跨文化交际案例专题等课程,共同组成了互相支撑、互为补充的大课程群。师资团队老师们的专业背景非常多元,涵盖文学、语言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等。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会穿插各种专业背景的授课,比如,除了跨文化传播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学生们在国外实践教学中有可能会有文化活动、文化项目的策划与协调工作,课程就专门邀请管理学背景的老师加入项目管理方面的教学;有的需要依托各种先进的媒介资源,课程就邀请传播学背景的老师围绕传播策略、媒介素养进行授课。在这种多种课程资源“打包式”教学下,学生们跨文化传播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学习与提高。

杜文倩副教授说:“我们的团队首先是国际中文教师,同时又在努力将我们的学生培养为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更应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的作用,既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又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将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传承下去。”


【供稿单位:宣传部    作者:张丹丹    摄影:张丹丹 受访者提供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万广远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