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2月12日,化学与化工学院2011年度辩论赛决赛在中心校区举行。本届辩论赛由学院学生会主办,历时一个多月,经过宣讲会,报名,预赛、复赛的重重选拔,最终有两支队伍杀出重围,站上了决赛的舞台。
辩论赛在回顾比赛历程精彩瞬间的视频中拉开帷幕。比赛以“竞争与合作哪个更能促进文明进步”为辩题。选手张文玉、周敏、刘海翔、张峰担当正方——“合作更促进文明进步”,选手逄越、刘锦程、黄春程、周楚青担当反方——“竞争更促进文明进步”。比赛在开篇立论中正式展开,正方一辩就合作对精神、物质文明等方面的促进作出陈述,以其清晰的思路及巧妙的语言先声夺人。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可以激发人类发挥积极性,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随后,反方一辩也阐述了观点,并就正方语言中的漏洞进行了质问,从侧面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们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则,认为人在竞争中生存下去更能促进文明进步。在双方摆明观点后,双方二三辩交叉进行了质询。经过这短短几分钟的激烈交锋,现场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接下来的攻守对辩环节,正反方辩手就“合作会产生依赖性”“竞争如何使文明进步”“就现在讲什么是文明进步”等问题展开了更加激烈的辩论,可谓硝烟四起、弹雨横飞,现场气氛直线升温。到了自由辩论的时间,正反双方交替发言,比赛也由此进入高潮阶段。首先,正方辩手以“合作可以作为文明进步的延续”为核心,阐述在合作中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促使人们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反方辩手举例“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表明人类在竞争中产生思想,引发进步。辩手们或幽默调侃,或旁征博引,或娓娓道来,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展开最后的角逐。在总结陈词环节,正方四辩首先夸奖了反方对手辩论之精彩,后就自己的观点指出合作可以促进人们进步,产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文明发展。反方四辩自然礼尚往来,紧接着对对方辩论时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反问,并阐述在科技、政治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力。辩论环节在反方辩手的陈词中结束。比赛最后是评委提问环节,正反方辩手针对评委提出的犀利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随后,2011级辅导员刘蓓蓓点评,就双方辩手的表现提出了几点建议,并表达了对辩手们深厚的期望。本届比赛评选出了最佳辩手和集体一二三等奖,2010级辅导员吕永胜和刘蓓蓓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乘儒辩之风,扬浩然正气。比赛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提高了个人修养、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现场反应能力,而且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供稿单位:化学院 作者:杨凯伦 责任编辑: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