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海风之子”威海分队采访捕渔船长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2年02月03日

  [本站讯]2月2日晚,“海风之子”威海分队队员如约来到荣成市北马道河村渔船船长刘先生家中,对刘船长进行了一次面对面地采访。队员们依据事先设计的问题,询问了刘船长所经营的渔船的生产情况,及渔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刘船长对其一一进行了解答。
  据刘船长介绍,他的船是一艘中型渔船,一般与另一条船结对出海以便收网。一年中除去过年假与休渔期,在剩下的200多天的时间里,只要不是大风大浪天气,渔船就在海上作业。出海一次需十天半月的时间,一次下来平均产量在10吨左右,装满载便返航。每条船上一般需12名船员,每人每年基本能收入四万元左右。每位船员都有专门的意外伤害险,但没有任何“退休”后的福利补贴,只是政府每年给每条船四五十万元作为燃油补贴费用。
  关于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刘船长提到了当地渔民从事海捕工作的海域范围。在9月渔汛期渔民们尚在本国的大陆架海域捕捞,而到了淡季的12月,渔船就不得不到邻近的韩国海域作业。究其原因,最主要是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已几近枯竭。由于本地鱼少船多,加之当地渔民对小网眼渔网和拖地网的滥用,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野生资源基本开发殆尽,而相关部门并未推行相应的解决政策。据刘船长了解,目前,新的捕捞器材的引进和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广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是命脉,渔业是基石,但就这次采访结果和前阶段的调查研究来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队员们已将所了解的情况总结记录下来,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完善观点,寻找解决方法,以求半岛渔业复兴的新希望。

【供稿单位:生命学院     作者:夏平钿    责任编辑: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