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悠悠运河行”团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2年02月06日

  [本站讯]2月6日,经过十五天的努力,“悠悠运河行”社会实践团队完成了京杭大运河济宁河段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情况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的调研活动。
  “悠悠运河行”团队由来自多个学院的十几名同学组成,分工明确、组织纪律严明、决策民主,每一名队员都积极的投入到寒假社会实践中去。在活动过程中,团队走访了济宁市运河博物馆、市旅游局、文化局、著名景点东大寺、历史古迹南旺分水龙王庙等多个单位,通过多次座谈会、参观等活动方式获取资料。团队还联系了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在研究会众多专家的帮助下,队员对于运河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调研,队员了解到济宁市近年来着力将城市打造成一座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市,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运河之都”的商标。但是,在走访中,队员也发现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较为普遍的问题主要有管理部门多,太分散,不能形成高效的管理系统;资金不够充足,发展空间有限;历史遗留景点大多毁坏,修复效率较低,速度较慢等。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人心,济宁这座工业城市也在积极地作城市转型,积极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和新的发展方向。
  团队针对以上问题多方求证、论证,根据济宁市的特点提出了以下建议:将同等效力设置重复的部门整合,把城建、旅游、文化等多部门组建形成一个以运河文化为中心的管理系统,以杜绝部门冗杂、建设重复、缺少中心、不易协调等情况;设立运河文化发展基金,多方吸纳可调用的一切资源,解决一些部门资金匮乏的情势;在市区内城市建设要围绕运河古城进行城市建设,防止现代文化与古典文化发生冲突;积极为历史遗留文物景点的修复与扩建保留空间,做到城市的发展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形成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发展态势。
  这次寒假社会实践让队员对京杭大运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队员的社会实践能力。


【供稿单位:材料学院     作者:李良杰 赵晨昱 赵筱群    责任编辑:莉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