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新学期伊始,为全面提高同学们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班级内各项活动顺利高效开展,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1级各班陆续开展各项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工作,不断挖掘和完善班级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逐渐形成了“把学生会带进班级”的新型班级建设管理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仅以班委为主导的班级管理体制不能有效适应新的要求。针对上学期全年级普遍存在的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不高、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不强以及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能动学院2011级辅导员吕宁多次召集各班班长,就建立一套新型的班级管理体制展开深入讨论。最终,在保证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可行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把学生会带进班级”的思想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当前,能动学院2011级各班正紧密围绕这一思想,结合自己的班风特色,开辟出了一整套成熟科学的班级管理体系。
在3月19日举行的能动学院团支部达标升级答辩会上,2011级各班展示了自己在班级管理制度创新方面的工作进展与阶段性成果。其中,2011级热工五班在班内设立了学术部、生活部、网宣部、秘书处与武装部五个部门,全面负责班级内通知的上传下达、各项活动的策划以及班级的网络宣传等工作。班会还讨论决定每位同学至少加入一个部门,此举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让每位同学真正成为自己班级的主人公。2011级交通运输班也初步创立了具有班级特色的管理制度,他们以军队的管理体系为模板,分别用“海、陆、空”三个军种来规划管理班内的三个主要职能部门。交运班同学表示在这种轻松的班级管理制度下,自己既获得了快乐,又得到了锻炼。另外,2011级其他各班的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工作均顺利开展且已初具规模。
在3月22日举行的能动学院2011级班长日常工作会议上,吕宁再次表达了对各班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工作进程的关注。她表示,判断一套新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最根本的还是看其对同学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没有促进作用,各班在创新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所有同学都受益,切实让制度活跃起来,把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杜绝“面子工程”。
“把学生会带进班级”的新型班级管理制度是能动学院2011级在班级管理上继实行专业老师任班主任后的又一次创新与突破,与原有的以班委为主导的班级管理制度相互配合,扬长避短,能有效改善当前班内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自己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去,真正让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整体。
【供稿单位:能动学院 作者:郑晨 亓海青 责任编辑:逄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