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数学学院“我思我辩”辩论赛决赛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2年04月20日

  [本站讯]4月19日下午,数学学院“我思我辩”辩论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中心校区举行。双方的辩题为“兴趣成为职业会幸福还是痛苦”。经过激烈辩驳,最终反方获胜。
  本次辩论赛由数学学院学生会学习部李煜鸣担任主持,辅导员崔杨,学生会副主席汪玲,2009级辩论队员盛任之、时天卓担任评委。参加此次比赛的正方代表队由李雅馨、王嗣超、刘儒锋和许畅组成,所持观点为“兴趣成为职业会幸福”,而反方代表队由刘梦斐、彭啸、郑文婧和叶轶儒组成,观点为“兴趣成为职业会痛苦”。比赛的上半场包括开篇立论、攻守对辩以及阶段小结等环节。开篇立论环节中,正方指出兴趣成为职业会幸福主要体现在能够满足个人心理生理需要、提高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激发无限潜能以及在工作中发挥优势三方面,并举出梅勒夫人和知名电影导演的例子支持其观点。反方则认为兴趣成为职业会痛苦,从兴趣和职业的性质对比、社会及现实角度以及人们的心理落差三方面陈述了观点。双方在攻守对辩环节中针对谋生和精神享受、现实与梦想落差及职业与幸福的定义展开一对一辩论。阶段总结陈词环节中,正方发言人就双方在辩论中的交锋点做出针对性陈述;反方发言人则重申幸福的定义,指出兴趣在外界环境下被迫变质将会导致痛苦。
  下半场比赛包括自由辩论、观众提问和总结陈词三个环节。双方辩手妙语连珠,旁征博引,从幸福感如何产生,希望与失望的落差,喜欢与擅长的区别,潜能是否能够激发及兴趣是否等同于志趣等交锋点展开激烈辩论,将自由辩论推向高潮。而反方从潜能是否可以被激发、兴趣能带给我们什么以及梦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痛苦三方面做出总结陈词。正方最后陈述道,兴趣能够成为享受,所从事的职业不是发自兴趣会更痛苦,并指出对方在“不幸福”和“痛苦”含义上混淆了辩题。
  对双方比赛中的表现,评委作了简要点评。崔杨对双方的比赛礼仪、团队合作和论点准确度等方面给予了肯定,并指出在辩论过程中双方仍然存在自我介绍不够多样、例子不够贴切和逻辑不够清晰的不足。盛任之也对正反双方的表现进行了点评。最终经过评委打分,由刘梦斐、彭啸、郑文婧和叶轶儒组成的反方代表队取得了本场比赛的胜利,获得数学学院“我思我辩”辩论赛的冠军。
  经过三轮六场比赛的激烈较量,本项赛事共决出冠军队一支,亚军队一支,八人次分获各轮比赛最佳辩手称号,崔杨现场为各获奖团队和个人颁奖。
\ \

【供稿单位:数学学院     作者:张新悦    责任编辑: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