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27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举行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答辩会,本科生、研究生22支队伍参加答辩。
答辩会上,“文化资源禀赋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题研究”立项就自身项目的背景、外部条件、具体实施过程以及项目意义进行了详细介绍。“同心圆”支教团则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号召同学们给支教地区的孩子捐赠笔记本或者书籍,也希望有更多同学参与到支教活动中。此外,“孔子文化走出去”针对文化对外交流、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输出和企业对外推广三个方面进行调研的立项也独具特色;“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技艺现状的调研”、“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肯弹唱发展现状调研”则是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及地方文化发展状况而进行的调研;“莘县交通发展现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调研”、“有关日照绿茶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状况立项”和“山东地区鲁菜文化传承与发展情况调研”则是更加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的社会实践项目。
2008级辅导员张丽昙、2011级辅导员李婧担任答辩会评委,对每一支立项队伍的实践项目都给出了指导和建议。张丽昙表示,同学们的调研活动应当明确侧重点,努力获取相关方面资料,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结合专业背景知识的情况下,活动设计更加精细化。她还提醒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此次答辩会体现了同学们对于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与掌握,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关注时事热点、弘扬传统文化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