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临邑支教团访山东省十大新闻人物赵同花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2年07月12日

  [本站讯]7月11日,山东大学赴德州临邑县支农支教实践团赴临邑县临南镇育才小学开展了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并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对该小学女校长赵同花进行专访。
  赵同花16岁做教师,她扎根乡村教育,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1996年起,赵同花担任临南镇育才小学校长,为了让辍学的孩子继续上学,她走村入户,挨家挨户登门劝说,甚至帮学生家长干活以博得其感动。靠着执着的信念,她使一个个失学儿童重返学校。赵同花的丈夫是兖州市工程师,夫妻俩常年分居,丈夫多次想把她调到身边,但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多年来,赵同花先后荣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市级优秀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提名奖、“德州市最美平凡人”等20余项荣誉称号。电影《起立 老师好!》就是以赵同花为原型拍摄的。
  谈话中,赵同花反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单就育才小学来说,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已经占到全部学生的80% ;在学习方面,由于老一辈爷爷奶奶疼孩子,不懂得正确的教育孩子,所以,留守儿童与普通同学相比,成绩相对较差;在性格方面,留守儿童的性格大多较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但是还未达到自卑的程度。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赵同花认为,关爱留守儿童不需要拘泥于形式,这不应该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只要是能够关心到他们,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事,都可以去做。她就经常给他们垫付学费、做饭洗衣、理发洗澡,有时候还发动全校老师,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了一系列“我会剪指甲”“我会钉纽扣”“我会洗头发”“我会洗内衣”“我会做饭菜”等的练习,培养了孩子的健康意识和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赵同花说,家庭教育的脱节让这些孩子缺少了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听到别人问孩子们有困难找谁解决他们回答说找校长时,她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到十分心疼。她表示,她只是做好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没有什么需要刻意说的。
  从谈话中可以了解到,赵同花是一个热心真诚而又谦虚朴实的人。在访谈最后,赵同花指出,她一直秉承的理念就是“坚持教育的全体性,决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是农村家庭希望的全部。”就像赵同花说的,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盏灯,只要点亮那盏灯,光明就将伴随他一生。
  通过这次专访,让队员们了解了这个朴实的乡村女教师,也让队员们加深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对下一步的实践工作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供稿单位:信息学院     作者:李晓芳    责任编辑: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