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年来,我国一些重大法律如《婚姻法》、《刑法》等的实施修订提升了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知识丰富、业务娴熟的法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法学教育便承担了培养法律人才、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传承法律文化的重要任务,山东大学法学院适应时代要求,开展了法学双学位,以人才培养为第一使命,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致力于培养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国际竞争力的高级法律人才。在法律知识的传播,法律素质的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精品课程突出化
山东大学法学专业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2009年获批教育部、财政部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院双学位的课程中,法理学是精品课程,课程特色突出,具有很多创新点,并且具有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奋进、实力卓越的学术团队,双学位课程主要由李道军教授、葛明珍副教授及郑智航讲师授课,为同学们带来了高质量的课程学习。此外,法理学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由成长、良性发展提供最好的环境,强调教师、学生的互动,推行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在讨论和交流中达致教学相长,这就为法学双学位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授课方式多样化
法学院双学位自2012年7月2日开课以来,已进行了10余天。在这些天里,各个课程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其中,不同的老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比较、理论联系实际、传统内容与当下热点相结合等。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生动形象的课件,并且适时地利用案例分析,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人们生活的背后所蕴含的法律知识,为同学们在课堂上搭建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提高了同学们的理解力与分析力,强调了法学的实践性,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法律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法律知识时代化
2012年法学双学位在课程设置上从宏观到微观,有关于中国法律发展的中国法制史,有关于中国根本大法《宪法》的宪法学,还包括了各个领域具体的法律课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课程。在授课的课程中,老师利用与时代相契合的案例,让同学们分析现代社会法律的运用。比如,在经济法概论这门课上,张式军老师就举出了当今中国经济中偷税漏税的案例,他用幽默的语言向同学们传递了法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同学们必须学会在一个大时代背景下去运用法律,而不能纸上谈兵,同学们也积极配合,在课堂上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了解了法律知识时代化的重要性。
法学院法学双学位不仅注重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系统掌握,更加注重学生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对法律知识的运用及法律素质的培养,法学院根据时代的要求,积极进行探索,为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