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自2004年山东大学开办第一届暑期学校以来,作为暑期学校六大板块之一的双学位/辅修班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拓展了同学们的学科背景,使同学们的假期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双学位,7月15日,暑期记者团记者采访了法学院李长勇副教授。他从教师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关于双学位的一些想法。
因人施教,注重第二学位意识培养
采访中,首先谈到了第二学位老师的授课形式。李长勇副教授告诉记者,学习第二学位的学生最大优势就在于他们的第一学位各不相同,思维方式大相径庭。双学位的学习会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大胆创新,使学习更富有活力。他说,有时候学生的提问都让他感到震撼。第二学位的授课应注重与学生本专业的结合,发挥其第一学位的优势,因人施教,不仅使学生对法学有基础性的认识,更为今后学习拟好框架,使师生互动更加活跃。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对双学位的正确认识,消除负面影响。
李长勇副教授自2009年开始教授法学双学位课程。他认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发挥第一专业优势的前提下,应该对公民权利与义务有更加清醒的认识,突破被动接受的限制,带着批判与建设的态度去学习。
教学相长,我们共同进步
李长勇副教授说,同学们学习双学位是一个不断收获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人格的过程。对他来说,他很珍惜与双学位同学们一起度过的日子。参加工作至今,他明显感受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变化,这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尤其近几年,90后让他印象深刻。在90后身上,他看到了活力与朝气,他们的责任观、道德观、价值观教会他用更开放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同时,由于同学学习的是第二学位,其观点总会带着一些主观因素,容易忽略法律的客观性。此时,作为老师就要找出证据反驳他们的观点,继而找到教育的方法。他说,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改善双学位的授课形式。
殷切期望,铭记师长建议
最后,李长勇副教授就双学位的学习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同学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利用时间,多跟老师交流,及时解决问题。既然选择了双学位,就要把假期好好利用起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其次,要把精力分散到平时,在现实生活中多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而不是死记硬背学到的知识。再次,学习不能太功利化,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升素质的过程,第二学位的学习是对人内涵的一种拓宽,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学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李长勇,博士,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获经济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其间赴日研修一年(1999年10月-2000年9月)。2009年获日本国立山口大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人权、宪政、社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