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7日至17日,山东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回眸五年硕果,迎接党的盛会”宣讲调研实践团四川支队以成都市为主要调研地点,先后深入大学、社区、博物馆、古镇等地调研参观,以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访谈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十七大以来四川地区发展的突出成就。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还与四川旅游学院(筹)及台湾元智大学开展了友好合作交流,至此,四川支队圆满完成了此次调研工作。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展开。7月7日至11日,团队致力于困难大学生资助和基础教育状况的调研。在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团队以在校本科生为调研主体,共发放问卷132份,回收130份,其中有效回收112份,有效回收率约90%。另外,团队还采访了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辅导员何慧,了解困难大学生资助的政策及实施状况。在基础教育方面,团队选取成都市九区之一的龙泉驿区为调研地点,以龙都社区和崇德社区两个社区为代表,深入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及宣传单页,并对社区办主任陈华英进行了访谈,通过多方位的视角全面了解政策的实施。7月13日至14日,团队活动以宣传十七大成就为主。在洛带古镇,团队与来自资环旅游学院(筹)的四川青年志愿者团队搭建起成都市旅游景区青年服务站,共同宣传当地客家文化的发展及十七大以来的政治经济成就;在四川客家博物馆和杜甫草堂,团队成员通过发放宣传单页、向游客集体宣讲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使民众全面深入地了解到党在社会发展成果中的突出贡献。7月15日至17日,团队深入了解了四川地区的灾后重建状况。团队成员“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加深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在代表性安置房社区沪都家园内,队员们通过入户采访的形式了解了灾后四川人民生产生活的恢复状况。
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高校困难资助状况
为了解四川地区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情况,团队成员在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团队发现高校贫困学生对资助项目整体持满意态度,资助项目覆盖面广,资助基金发放及时、数量适中,基本保证了贫困学生的日常生活。针对汶川地震时期出现的贫困学生,四川省高校以学生为本,在“奖优助困”的原则基础上,特批专项资金对因灾受困的学生进行资助,并设立临时困难补助帮助受灾学生度过困难时期。高校针对贫困学生尤其是地震受灾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资助工作,大力保障贫困学生享受福利政策,帮助同学们解决后顾之忧。
深入社区访谈调研,宣传十七大成就
作为宣讲调研团,团队采取了多种形式宣传党在十七大期间的成果贡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队员们以社区为基本点,搭建宣传平台,对来访群众进行访谈,同时在博物馆、客家古镇等地发放宣传单页,对游客及当地居民进行宣讲。访谈过程中,队员了解到,龙都社区新建的市民服务中心是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公共服务综合体,为市民、企业提供家居服务、家电维修、交通出行、医疗保健等共26类服务项目,切实履行了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的服务原则。同时,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博物馆等地人员密集的优势,对当地居民及游客进行集体宣讲,既加深了对党制定实施的惠民政策的理解,也使人民更真实直观地体会到了十七大以来生活质量的提升。
开展校际合作,创新社会实践模式
本次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多所高校开展了校际合作,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协调共进扩大宣传影响,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在洛带古镇,团队与四川旅游学院(筹)携手带来的宣传大戏引来了不少游客的围观,统一的着装,诚恳的态度,热情的讲解,使宣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两校队员均对此活动持赞赏肯定的态度,并希望能够再次开展此类合作。团队还与台湾元智大学海外服务志愿者团队就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内容进行了交流,两队的带队老师也就广泛开展学生事务合作交换了意见,成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点睛之笔。两队的友好交流不仅提升了本次社会实践的质量与高度,更是在新的层面上开辟了海峡两岸大学生社会实践合作的新模式。
“回眸五年硕果,迎接党的盛会”宣传调研实践团四川支队的队员通过本次专题调研活动,在深入了解、宣传十七大成就的基础上提高了作为党员的思想觉悟,同时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加强了自主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了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队员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