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兴隆山校区暑期学校:动手才是硬道理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2年07月26日

  [本站讯]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教育改革的大潮,全国各大高校都在急切地寻求着解决之道,作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山东大学也不例外。暑期学校的设立是山东大学改革浪潮中一朵璀璨的浪花,兴隆山校区的暑期学校课程,更是以“动手才是硬道理”为特色,在诸多校区中独树一帜。
  在今年的暑期学校中,兴隆山校区共开设了包括“电子设计竞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础训练”、“陶艺制作”等热门课程在内的12门课程,其主要特点在于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过程中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动手”就是“动脑”

  在兴隆山校区开设的诸多课程中,最为热门的无疑要数“电子设计竞赛”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础训练”这两门课程。通过对同学们的现场采访,记者了解到,这两门课程的超高人气,不仅源于它们为学校赢得的诸多荣誉,更源于其对大学生动手与动脑能力的绝对挑战。
  “这门课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考验同学们在遇到问题时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时所要求的创新能力”,教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础训练”的老师刘甜甜如是说。可以说,这番话适用于兴隆山校区暑期学校的整体授课情况。动手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同学们动脑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实践才有创新

  由于兴隆山校区的学院以工科为主,因此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但事实上,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在平时并未得到充分训练,而且思考问题时并不够深入,大多处于书面理解的状态。电气学院老师于大洋说:“很多学生有自己的Idea,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或者说一个为他们提供资源的平台。”“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的平台,希望他们可以在验证已学知识的同时,通过观察与思考,完成自己的创新”,刘甜甜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所以,暑期学校不仅使同学们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更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动脑思考、开拓创新的机会,一个挖掘潜力的平台,让同学们自己去实践、检验、完善自己独特的想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动手”是为了“静心”

  众所周知,在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眼高手低”,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浮躁的现象,在理解了课本知识之后便踌躇满志,等到真正应用的时候才发现那点知识早已经“鸿飞冥冥,不知所踪”了。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很多时候知识虽然被了解了,但并没有被真正理解和掌握。
  只有会应用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但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除了缺少运用的机会外,因缺少检验而造成的浮躁心态也是导致同学们学习不扎实的重要原因。兴隆山校区暑期学校所开设的诸多课程,均与课上所学知识联系紧密,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是对书本知识的实际运用。因此,它不仅为大家提供了检验自己动手能力的机会,更抚平了同学们浮躁的心,成为他们踏踏实实搞学问、认认真真做工程的绝佳途径。
  兴隆山校区暑期学校,处处体现出“动手才是硬道理”这一思想,不仅很好地利用了同学们暑期的业余时间,提升了学生们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更极大地切合了暑期学校“创新型”与“研究型”的特点;同时它也顺应了整个教育改革的大潮,虽是改革大潮的必然产物,却以其先进的理念独树一帜,必将在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为山东大学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作出巨大贡献。


【供稿单位:暑期记者团     作者:冯冀    责任编辑: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