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肖亮这个名字,在电气工程学院可谓是人人知晓,单单是学分绩点全年级第一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此外他还在单片机、机器鱼、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中屡屡获奖。由于电气专业本身与电子设计项目就有一定的交叉,所以在暑期学校课程的学习中,肖亮更是如鱼得水。暑期学校记者采访了肖亮,听他讲述成功背后的故事,现将谈话内容摘录如下:
“我可能只是怪想法比较多一点”
“其实学分绩点第一这恰恰是最无力的一种说法,因为绩点根本代表不了什么,最多只能说明你掌握了解题技巧或者把握了考试规律,当然还有一些同学是确实对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但我们并不能通过一个人的成绩来判断他的能力。所以我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在比赛中不但可以锻炼提升我们的能力,更是对我们思维的一种开拓,比如这次的电子设计竞赛,它不仅对个人的基本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更是对创新与思维能力的极大挑战,所以我觉得我可以在诸多比赛中获奖并不是因为我比别人强,很可能只是我怪想法比较多一点。”
“从来没有失败这一说,我只是验证了这条路无法通往成功”
“当然遭遇过很多次失败,有时候我觉得胜利成果就在眼前了,却突然因为一些很小的原因以致功败垂成。就比如说我们这次的一个程序,我光是设计出它的main函数就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然后嵌入实现具体功能的各个模块又花了三天多的时间,可是在运行时根本不出正确结果,最后才发现是一个初值设错了。这种事情时有发生,但是我从不会因此而不开心,因为只要我改正之后就又增加了一分成功的可能,就像当初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我也觉得从来没有失败这一说,我只是验证了这条路无法通往成功。”
“一个人经常成功,是因为他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其实我这些也算不上成功,但非要让我说一个经验的话,我觉得就是准备。一件事情你要是有了充分的准备,我觉得一定是可以成功的,因为你了解了这件事情,并且通过自己的充分准备,把事情的每一步都考虑清楚,那怎么可能不成功呢?退一步讲,如果你充分准备之后仍然失败了,就证明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你可以完成的,那么我们在准备之初就应该明智地放弃。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经常成功,就是因为他不去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当然这么说有些绝对了,但至少我们不能做一点把握都没有的事情,那样是不理智的。”
和肖亮交流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那充满自信却不轻狂的品质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那种成竹在胸的气度更是令人心折,这是一种在长期的不懈努力与积累培养出来的一种心态,很难刻意去模仿,但是他成熟理智稳重的办事作风值得大家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