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自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帷幕以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子紧扣纪念建团九十周年、喜迎党的十八大时代背景,在院党委、团委的统一部署下,扎实推进“社会实践经历”教育,紧紧围绕产业繁荣、教育民生、科学发展三大主题指导立项,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化繁荣共襄盛举,产业腾飞绘就蓝图
2010级中文基地班团支部“鲁韵•长安”调研团针对“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对曲阜借鉴意义”这一专题,两地奔走,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方式,理实交融,为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献计献策;2011级中文二班团支部兵分三路,赴贵州、东北、青海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展开调研,全力支持文化强国崛起过程中的民族话语;而“八旗旧事”调研团则立足当前穿越剧热播的社会热点,小切口大视野,走访调研满族八旗文化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发展出路,其新颖切实的构思引起了当地政府媒体的欢迎与关注。学院赴山东省民间手工艺调研团通过多方走访调研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学院“花为媒”团队为了解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走企业、下基层,深入调研,试图为做大做强青州花卉产业,并为其走出山东,走向世界献良策。
储材天下呼唤强国教育,图富为国承担社会公义
学院“足迹”调研支教团队突破原有传统支教模式,立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开设特色课程的同时,将重心放在了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现状的调研上;通过走访政府机关、教育机构,深切感悟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关怀,受到当地政府、媒体的重视。2011级中文一班团支部将重点放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现状上,通过对生动案例与实际政策的体察,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有了深入了解,感受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对其教育全面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言心”调研团自觉担承社会责任,关怀弱势群体,将目光聚焦到听障语障儿童身上,深入了解他们生活学习中的需求,呼唤起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爱心与关注。
半岛崛起谋发展,蓝黄经济书华章
作为校级立项团队,学院“海晏河清”调研团队着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在东营胜利油田的支持下,从经济、产业、生态多个方面,依照科学发展观原则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提出了多条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学院“青未了”团队深入省内各大景区进行调研,对景区门票价格增长与景区服务质量的比例关系进行评估,并针对各大景区发展评级提出相应意见,助力山东省旅游业的发展。
在一系列内容充实、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中,文学院学子将自己平日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这个火热的夏天用汗水挥洒青春,以足迹书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