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3日,来自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中小型村落小型农田水利调研队对乌云镇木耳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且参观了流经当地的黑龙江及其水利设施。
上午,农田水利调研队在乌云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车前往南地营子村(属乌云镇),该村已成为乌云镇的木耳种植基地。抵达该村后,调研队对该村的居民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当调研队谈及农田水利设施时,村民们反映,去年政府大力兴修水井并投入使用,使他们不再担心因干旱引起的木耳少产或不产问题,不再仅仅靠天吃饭。不过,也有少数村民告诉调研队,虽然水井能够帮助村民度过干旱期,但是水质不那么如人所愿。由于木耳本身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会因为水质不好导致木耳菌呈现不健康的黄色。除了水井、水管、喷管之外,最显眼的设施就是晒水池了,原因就是浇灌木耳菌的水不能太冷,由此可见种植木耳对水的要求确实十分严格。与调研队共同前往的工作人员表示,政府会重视相关问题。
下午,带着十分期待的心情,农田水利调研队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乌云镇黑龙江边,江边目前正在重新翻修公园,很多水利设施也在翻修。工作人员表示,江边的堤坝之前全部都是大块的石头,现在改成了水泥。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为调研队耐心地介绍了黑龙江,并且颇有感触地讲述了曾经1984的大洪水。调研队不仅观赏到黑龙江的清澈绵长,参观了大坝,也了解到很多相关的历史,可谓收获颇丰。
“民以食为天”,而粮食的种植离不开水,水利设施的建设可谓任重而道远。一天的实地调研,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也深深体会到本次农田水利调研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整个团队,都怀揣着巨大的信念,坚信会圆满完成整个实践活动。
【供稿单位:土建学院 作者:李娜 李露 责任编辑: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