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物理学院“新理星”社会实践团到中科院物理所调研,采访了99年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汪卫华和中科院光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金奎娟。
8月17日,队员们来到中科院物理所,就科研历程、科研方向的选择、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应该做些什么、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在中国研究生要具备的能力等问题求教于汪卫华,汪卫华从实际出发解答了这些问题。他认为,科研不仅要有兴趣,还要能坚持;大学生要尽早进入实验室,感受科研的氛围,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培养好自己的动手能力;只要是自己有了实力,科研方向不是问题;中科院是有志于搞科研的本科生的最佳选择;中国的研究生与国外优秀研究生相比最为欠缺的就是科研的独立性。还介绍了中科院物理所的学生出国情况和物理所的优秀的研究风气。
18日,采访到了金奎娟,她是氧化物人工结构设计及其物理特性研究方面的权威科学家。首先,金奎娟讲了自己在山大光学系求学时的经历,山大光学系人才辈出,薛其坤、王玉鹏等人也出自山大光学系;还说自己从来没有问过老师作业题,而是经常喜欢问老师一些很奇怪的问题,这就使得一些老师很喜欢她,而另外一些老师却很“讨厌”她,正是由于这种经历,培养了她的创新思维,使得她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能够有所建树。随后,谈及她的科研道路,感触颇深,她说自己一开始是搞原子分子物理的,读完硕士以后才转到了凝聚态物理专业,由于学科之间跨度太大,她自己在第一次的评比中只得了倒数第三,但是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和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经过一年的努力,成绩终于提升到了第一名。最后,给有志于从事科研的研究生提了几点建议,一是打好基础,基础很重要;第二是要培养好对物理的兴趣,金老师对于她的研究生新生的要求就是“对物理有兴趣,热爱科学”;三是读一些科学发展史,一来可以培养兴趣,二来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为将来科研打好基础。
【供稿单位:物理学院 作者:段鹏 责任编辑: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