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18日,土建与水利学院赴济南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发展专题调研团部分队员到重庆西彭镇桥凼村和新民村调研。
首先,来到桥凼村,对居住建筑进行调研。发现,当地居住建筑规模不大但整齐统一,设有小区,内有7至9栋的5-6层楼房。这些楼房很普通,表面是白色瓷砖贴面,每层为两户住户。楼房与楼房整齐排列。两排楼房之间有以小叶榕树为主的绿化带。发放问卷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桥凼村的土地已在几年前移交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建。现居住在楼房里的居民大多是以前的村民,楼房正是作为安置房给与农民的补偿。村外越往镇中心的方向,楼房的高度越高,街道也越繁华,而背离镇中心的方向越远荒地越多。可见,城市化进程是以镇中心逐步向外围扩散的,正因为桥凼村距离镇中心相对较近而得到了较快的城市化发展。
随后,来到新民村,发现这里也早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但有部分房子十分老旧。居民称这部分房子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是当初村里发展时留下的,居住在其中的老人因为经济问题而在短时间内难以搬离老房,给村子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阻力,与周围一些新建的十层左右的楼房对比下显得十分突兀。
【供稿单位:土建学院 作者:孙晓旭 王炳东 责任编辑: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