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3月10日,山东大学医学院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答辩会于趵突泉校区举行。医学院团委老师杨洋余纳、薛冰,社会实践优秀学生代表应邀出席并担任评委,19支社会实践团队参加此次答辩会。
本次答辩分为成果展示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每队的成果展示时间为5分钟,超时将予以扣分惩罚。评审团将从材料是否真实全面、团队是否组织合理、流程是否清晰科学、新闻报道是否及时、结果的意义性、团队的展示效果和综合印象等七个方面评分。19支团队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出场。团队成果展示精彩纷呈,或采用PPT的形式娓娓道来,或播放精彩的视频回顾现场情景,或采用独特的文艺表演诠释活动意义。最具创意的当属“泉韵”实践队,他们采用新闻直播的形式,连线场外记者介绍活动内容,特邀嘉宾讲述活动意义及后期展望。此外,本次社会实践在调研方式和主题设想方面均有创新。“冬日暖阳”团队利用预问卷筛选问题,为提高问卷质量打下了基础;医学院与其他学院共同组成的“青之海韵”团队,进行了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调研,主题新颖;SWAT团队继续“乳腺关爱”的主题,并实现了新的突破,向公益性组织方面发展。他们的精彩表现都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在答辩中,评委老师结合对各实践团队材料的审核,为同学们的展示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根据各团队特点进行了提问。同学们精彩而严密的回答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随后,杨洋余纳对本次答辩会进行总结点评。她对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积极的自我宣传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特别表扬了勇于参与的大一新生。与此同时,杨洋余纳也指出了实践中调研内容略显空洞、调研报告格式不规范等不足之处。最后,杨洋余纳勉励同学们勇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培养“我是山医人,我为山医而骄傲”的自豪感。
本次社会实践答辩会的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实践成果的舞台,而且搭建起实践经验交流的平台,为今后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社会实践作为山东大学倡导的四种经历之一,实践答辩有助于同学们深刻理解实践内涵,有利于人格培育工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