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3月15日晚,“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与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主题讲座在洪家楼校区举办。此次讲座由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政治学研究会主办,马凤书教授担任主讲。
首先马凤书通过引述拉策尔的“有机体国家理论”、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陆权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论”论述了地缘政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并由此指出美苏冷战的根源:意识形态的斗争乃是表面文章,地缘政治对冷战的缘起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后,立足于地缘政治是一国制定对外战略、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马凤书一针见血地点明: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地缘形势的最大变化发生在欧亚大陆,总体上讲就是心脏地带国家的边缘空间大大缩小,海权能力急剧下降。同时,马凤书分析,当今大国间的地缘政治较量主要围绕世界主要的能源储藏地和生产地、世界主要的贸易、运输通道及控制欧亚大陆的战略据点和桥头堡三条战线展开。对于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未来的对外战略选择何去何从的问题,马凤书站在学者的角度建设性地提出,合理平衡中美、中俄关系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在此基础上推进东西两个方向的战略进程将有利于改变中国目前面临的地缘政治险境。讲座接近尾声,但现场听众们的兴致仍有增无减。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全面透彻地理解“地缘政治问题”,马凤书在讲座结束后又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疑释惑,并进一步谈到,与俄罗斯结成军事同盟是中国解决目前地缘政治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此次讲座立足拓宽同学们的国际视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心系国家大事的意识,为其今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夯实基础、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