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走进中石化”调研团赴济参观学习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07月29日

  [本站讯]7月28日,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走近石化行业,聚焦实际生产”赴中石化济南分公司学习参观及调研团队参观了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的聚丙烯车间。
  聚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一种常见的石油化工产品。济炼使用的生产聚丙烯的装置是从意大利进口的海蒙特品牌装置,用了15年仍未掉漆且运转状态良好,国内产品相较于进口产品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生产过程采用了SPP工艺,一种清洁工艺,排出物很少,工艺技术成熟可靠。但对杂质的要求严格,对操作安全防护要求较高,停车及事故处理较麻烦。
  此外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需要注意一些安全常识:丙烯,氢气罐周围装备了许多可燃气体报警仪反应器,丙烯原料罐周围设有喷淋系统。消除粉尘,防止因静电积累导致装置爆炸。进入车间要带安全帽。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注意到了一些细节并提出疑问。认识学习了装置图,通过装置图搞清楚了生产流程,装置图标号中D代表罐,T代表塔。队员们注意到车间现场有一个小的类似煤气罐的东西,工作人员说这里面装的是CO,作为阻聚剂出现。在反应器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注入CO使催化剂中毒,反应及时停止。否则反应会爆发式的发生,到时聚丙烯在管道中凝结,堵塞管道甚至使管道报废。有心的队员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向丙烯的聚合反应体系中充入氢气?这样不会使丙烯加成为丙烷吗?工作人员回答:第一,仔细控制反应条件,氢气和丙烯的加成反应有限;第二,氢气的功能是可以在断开的碳链上补氢。造粒机内温度为七十摄氏度,站在旁边可以明显感到很热,且造粒机噪音非常大,标定噪音为94分贝,为了防止工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罹患职业病,这里还会有专门的记录和人员检查调动。
  队员们完成一天的参观,近距离地接触生产聚丙烯复杂流程,是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地一次结合。

【供稿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作者:张岳    责任编辑:庆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