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能动迎新侧记:父母把孩子送进第二个家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4年09月05日

  [本站讯]孩子远离土生土长的家乡,进入充满未知的大学。父母不远万里前来送行,期许他们能够有理想地生活。在分离的节点,他们有不舍,有担忧,有失落,有欢喜。但更多的是加油和鼓励,希望孩子能够在第二个家里更加迅速地成长。

这里是要比呼伦贝尔还要漂亮的地方

  于弘元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他的家乡天高地阔,到处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坐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小伙子显然有些疲惫,但是一说话还是令人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爽朗。他一个人完成所有入学手续后,又在迎新场所旁边和新同学搭讪,父母则在等候席上安静地看着宣传视频。“都是北方嘛!这里和家那边差不多。”他们显然相比孩子更想在有限的时间里适应这个本该陌生的校园。“群山缭绕,宿舍后面就是一座高高的山,空气也和我们想象的差不多。离家不远就是大兴安岭,和这里基本一模一样啊。学习的地方也这么好,有山有水有高楼,还进了这么好的一个学院,我们真的非常高兴!”
  父母对孩子的了解有时候远超孩子和一般人的预想,当于阿姨说起孩子的时候总是能够娓娓道来。“孩子虽然还小,但是已经去过不少地方,特别喜欢旅游。知道要来山东上学,就把山东的青岛、日照还有济南的各个景点都游览了一遍。但孩子毕竟是第一次单独离家这么远,担心适应不过来。”“看到你们这些学长学姐这么热情,我总算彻底放心了。”于阿姨笑的时候,总能把眼角的鱼尾纹彻底撑开,仿佛年轻了十几岁。

这里是兴趣之家,能源之家,更是光明之家

  能动学院迎新入口处摆放了一个在节能减排大赛上获特等奖的作品,一位穿着简朴中山装的学生家长一直在俯身观看,并不断向身边的接待人员解释询问。“我儿子叫冯海喆,我是搞土建工程的,搞了快一辈子了。”父子俩从山西大同赶了12个多小时的车才来到兴隆山校区。他们的长相惊人的相似,偏矮壮的身材,肤色也都是浓重的古铜色。父亲对冰冷的零件设备有近乎疯狂的痴迷,记者还没开口,他就向我们讲解起这个基于无级变速的风力压缩机储能装置的工作原理。“我很喜欢机械这些东西,儿子也很有热情。但是现在能源危机正在迫近,儿子和我的想法一样,想学能源工程,他很有天分,这个专业前途也很光明。”
  他们办理了助学贷款。山东大学的助学贷款办理手续简洁,能动学院的党委副书记滕玉军也一直在会场,和辅导员助理卢征一块帮助他们完成整个流程。“这个政策很好啊。”拿着已经办完的入学手续,父子俩脸上都是笑盈盈的。“整个过程很方便,减轻我们家长的压力,又能够让孩子自力更生,充满学习的动力,希望这个政策能一直坚持下去,惠及更多新生。

在大学里要好好学做人,好好做学问

  校园内交叉相错的街道往往令初来乍到的新生和家长们迷失方向。能动学院的志愿者们总会在家长们还未左顾右盼询问路人之时便扛起行李,做起方向导航。记者也以引导员的身份领着新生王雨心一家驱车前往能动学院14级新生宿舍楼。途中,坐在副驾驶位置的是王雨心的父亲,他不时地回身向记者问起宿舍情况、银行所在、食堂环境……习惯为儿子考虑起居照顾生活的父母此时似乎比儿子更急于了解和认识新学校的未知领域。步入新生宿舍楼,大厅内,楼梯间,宿舍里,处处是家长们往来穿梭的身影。王雨心的父母亦是如此。
    在大致安置好行李和床铺后,王雨心的父亲得空向我们说道:“王雨心今年17岁,这是他第一次住校,”一旁还在擦拭桌椅的母亲停下来补充道:“他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我们。”看看初次远离家乡只身在外的儿子,爱子心切的王爸爸向我们表达他对儿子在大学期间的两个期望:好好学做人,好好做学问。在这间还未入住的宿舍里,相较于略显沉默的儿子,父母不停咨询着新环境里从衣食住行到上课学习的种种事项,他们充满关心的话语填满了整个房间的空白。

山东文化底蕴深,学习氛围好,来这里,不后悔

  与对住宿生活还充满新奇感的王雨心不同,新生陈力铭有着三年的高中住校经历。虽然儿子第一次来到距家乡成都千里之外的济南求学,但看到儿子在阳台上较为娴熟地整理柜子的身影,陈爸爸不无肯定地表示,他对儿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不担心。当问及在迎新现场的感受时,陈力铭马上接过话头说道:“我觉得咱学院比其他学院做的都好,有专车接送,能动蓝很亮眼啊。”听说陈力铭一家就在四川知名高校附近居住时,记者好奇他们为何放弃家门口的学校而选择山东大学能动学院。对于记者的疑惑,陈爸爸回忆道:“陈力铭四年级时就来山东耍过,感觉山东文化底蕴深啊!我看你们这个校区周围群山环绕,离市区也远,能安心学习。还有一点,山东考生的刻苦学习也是全国闻名。”说起报考学校的话题,父子俩言语也多了起来。从此,儿时的“山东印象”将在这个少年心中渐渐变为“第二故乡”,大学里的一切都将与他甚至他的整个家庭生出紧密牢固而又奇妙美丽的关系。

  宿舍里,有些父母还在帮着孩子排放物品,珍惜这和孩子在一起的最后一分一秒,嘘寒问暖。孩子有时反倒没有压力,告诉家长自己会加倍努力,不用担心。茫茫夜色的车窗里,映出一双双归家途中父母的双眼,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个平静的城市立足,在第二个温暖的家里丰满羽翼。
 

\ \


【供稿单位:能动学院     作者:文/陈龙飞 赵雨楠 汤宇宙 图/汤宇宙    责任编辑: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