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土建学院CISR建筑工业化团队完成实践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4年09月09日

  [本站讯]土建学院CISR建筑工业化专题调研团队分成3个阶段来完成本次社会实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调研阶段、后期资料整理阶段,其中中期调研分成两次分别调研。
  在前期准备阶段,调研团队首先是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杂志等途径搜集有关建筑工业化相关方面信息的资料并进行资料的归类整理,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分析。信息准备阶段完成,团队对建筑工业化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进行调研对象的确定。通过对前期资料整理,团队发现建筑工业化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接下来团队决定调研完整的建筑工业化生态链,以便了解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阻力等方面的信息。所以团队确定的调研对象为:生态链上游的政策制定、科技研发、建筑设计到下游的生产施工。接下来就是联系社会实践接受单位,这主要是通过老师帮忙和自己联系完成的。确定调研项目后,老师给予指导意见并提供一些相关单位的联系方式,队员们分别与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并确定好相关的调研事项。之后,团队成员确定好调研路线并预定好车票、宾馆等相关信息。在所有前期事项完成后,团队成员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制定调研提纲。本次调研对象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是:政府部门、领域专家、建筑设计师、构件厂工程师、施工现场工程师等,团队成员针对相关的调研对象结合查阅的资料制定了相应的调研提纲。最后,由于本次调研地点有施工工地,团队尤其强调在调研过程中安全事项并简单地学了学急救措施。
  中期调研分成两次分别调研。第一次调研从7月8号到7月20号。在此期间,团队主要走访了济南万斯达集团总部、章丘万斯达产业园、沈阳建筑大学、沈阳中南建筑集团、沈阳万融现代建筑产业有限公司、上海城建集团、上海城建集团物资公司、上海城建梯段保障房施工工地。通过这些地方的调研,团队发现: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仍处于起步阶段。首先,中国是人口资源大国,人力资源成本低,而建筑工业化的成本较高,建筑单位的人员工资支出仅占总支出比例的3%10%,所以建筑工业化大生产相比于传统建筑优势不是很大;其次,现在城市尚没有相应的建筑规范来指导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或者说建筑工业化的产品于现行的规范有所冲突;再者就是政府只是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指导,但具体措施还没有实施,所以说目前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第二次调研从8月1号到8月10号。前期调研的着重点在于建筑工业化生态链末端发展状况,为了保证调研的普遍性和科学性,这次调研的侧重点在于调研建筑工业化生态链(科研、设计、政策等)的发展状况。在此期间,调研团队主要走访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合肥滨湖区保障房施工工地、合肥市住建部。通过调研,团队发现:建筑工业化要发展,就要特别注重研发的合理性,要提高管理水平,更要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所追求的建筑工业化量大面广,并不是狭义的简单的住宅工业化,而是可以在生产现代大规模建筑的同时还能保证丰富造型的工业化,例如CCTV大厦就融合了建筑工业化的元素,这一点认识超越了一期调研团队的调研成果,大大丰富了团队成员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范围。合肥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中,政府起的只能是引导作用,只有企业和人才才是创新的载体,企业与人才的有机结合才是整个行业的未来。
  在后期资料整理阶段,团队主要完成前期调研搜集资料整理、调研录音资料整理、完成模型的制作、宣传视频的制作、调研报告的撰写、团队小结、前往千佛山与指导老师交流实践成果。经过长达4天的集中资料整理,团队共取得以下成绩:一是完成调研报告3份:《关于建筑工业化基础性认识的调研报告》、《关于建筑工业化推广难的调研报告》、《济南、上海、北京、沈阳、合肥等地建筑产业化分析报告》,共计3万余字;二是完成竹皮模型制作,模型为5层框架结构,主要用于现场模型展示;三是完成录音资料整理共计2万余字;四是完成约2分钟宣传视频,;五是完成社会实践答辩PPT制作和完成社会实践结题书、团队总结、个人社会实践总结;六是正在积极与指导老师探讨专业论文的写作,预期在专业期刊上发表。通过后期工作,团队成员加深了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对推广建筑工业化这一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自己未来发展也有了准确的定位,社会实践顺利结束。

【供稿单位:土建学院     作者:夏鹏 刘一鸣    责任编辑: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