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土建与水利学院举行纸高跷模型设计大赛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5年04月11日

  [本站讯]4月11日上午,土建与水利学院社团联合会举行“基石杯”纸高跷模型设计大赛。本次比赛本着比思维,塞技能的主旨,目的在于促进同学们将平时所学应用于具体实践中,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高跷,历史久远,是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平日所见高跷,也就仅仅在过年或节庆时,用来增添喜庆气氛。而纸高跷却不是为了娱乐大众,它更看重的是高跷的承重力和结构的精巧性。A4纸,胶水,胶带,这些看起来轻得不足以承载任何重量的东西,经过选手的精巧设计,变得可以承受比它本身重几百倍的重量。每组队员的高跷制作完毕后都要派出一名组员踏上高跷来测试高跷的承重力。于是,比赛现场的体重计前变得拥挤异常。因为,大家都想选出最轻的组员,这样踩上高跷后可能会走的更远一些。
  第一组完成的是以刘奥林为队长的小分队。体重最轻的刘奥林无疑成为了踩高跷的不二人选。为了安全起见,比赛组织方还特意为各位选手准备了护膝。但即使是这样,选手们在上高跷之前还是非常紧张。虽然对自己制作的纸高跷十分有信心,但毕竟纸质物品要承担一个人的体重也是十分困难的。踩上高跷,离开队友的支持后,只见刘奥林颤颤巍巍的走了几步之后就跌倒了。其他队伍也大多如此。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损坏,又一次次的改进,最终每一组选手都在不断的修正后交上了本组最完美的成品。最终,周新林、曾钰、蒋灵通队伍凭借其出色的模型获得了冠军。
  从五张A4纸承重大赛到华东结构设计大赛,从“基石杯”到“挑战杯”,每一年都有许许多多的机会可以让学子扩展思维,发挥灵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土建学院的学生,平时所学的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将它运用于实践中。每年,土建学院都会安排许许多多的实习训练,来锻炼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铺垫。

【供稿单位:土建学院     作者:文/张越 图/周梦瑶    责任编辑: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