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5月17日,历史学院组织2014级考古专业、文物及博物馆专业本科班赴邹城市参观邾国故城考古教学实践基地。本次参观由教授栾丰实带队。
据工地副领队路国权介绍,2015年的发掘区位于“皇台”西南400米处,计划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本次发掘的重点是通过陶器建立遗址的考古文化编年,并搞清皇台周围的生活区特点。三月底正式开始发掘,到五月下旬已经发现东周至汉代房址、水井、灰坑等,出土大量陶器、砖瓦和陶文,以及五铢钱、炼渣等。预计七月发掘结束。
历史学院2012级本科及部分研究生也正在该基地进行田野考古实习。通过本次参观,14级同学不仅熟悉了邾国故城遗址的整体面貌及本次发掘的基本情况,还提高了自己对田野考古学的认识,对未来的考古学习之路信心满满。辅导员给参加实习同学带去慰问品,并详细了解了大家在实习过程中的生活、学习情况。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系及校博物馆、学院团委部分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邾国故城遗址位于邹城市南峄山镇纪王城村周围,峄山南麓,面积约6平方公里,遗址中心俗称“皇台”,可能是宫城所在。公元前614年,邾文公从鲁国都城曲阜东南的“陬”迁都于此,战国晚期邾国被楚国所灭,立都共有400余年历史。秦汉至两晋时期为邹县县城所在,北齐时邹县迁至现邹城位置,该遗址废弃。
邾国故城遗址1997年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2006年评为国家级文保单位,2013年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2014年经过全面勘探,2015年由山东大学考古系主持发掘,田野工作将持续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