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8月19日至8月23日,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同心圆”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海滨城市烟台,进行了针对城乡教育资源差异的实地调研。
19日至21日,团队成员走访了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市区的两所小学、两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发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教育资源已经配置得相当完备。成员们采访了学校领导、老师,据悉,市区的所有中小学均已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上课采用课件PPT教学已经非常普遍;教师资源充足,教学质量较高;除基本教材之外,大量辅导书籍、课外书籍十分丰富,不少学校有自己的图书馆、图书室,对校内教职工和学生开放。团队成员们对有特色的图书馆进行了拍照记录,还亲自体验了小学里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而配备教学实验仪器。
21日至23日,团队成员分两组分别走访了位于烟台市福山区和海阳市(烟台市下属县级市)的几所乡村小学和高中。根据对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采访,队员们了解到目前在烟台农村地区,几所大型的高中的教育资源硬件配置已经非常接近城区,配备了足够的计算机和投影设备,各类书籍也比较丰富。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小学,硬件配置还不足。在福山区的一所小学,团队成员们看到,这里的学生上英语课还没有条件听听力,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通常是回家用录音机练习听力。另外,在乡村小学,教师资源十分紧张。海阳市某所小学的校长告诉我们,该学校的每位老师都不止教一门课程,老师负担较重,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
经过将近一个星期的采访,团队成员们收获颇丰,带着满满的成果踏上了归途。
【供稿单位:计算机学院 作者:包琛 责任编辑: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