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罗斯·特里尔做客第三场尼山论坛与会学者院部讲座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21日 20:02 点击次数:

  [本站讯]5月21日下午,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院部讲座之“美国毛泽东研究的七十年变迁”在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举行。讲座由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哈佛大学罗斯•特里尔教授主讲。
  作为《毛泽东传》的作者,特里尔教授以毛泽东的个人经历为线索,系统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海外毛泽东研究主流观点的历史变迁。特里尔教授着重介绍了美国人在不同时代对毛泽东看法的不同特点。他谈到,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人将毛泽东视为反法西斯主义者,因而是美国的朋友;在50年代,则认为毛泽东并未践行民主,有悖于美国价值观,因此美国选择了支持国民党;针对50年代末的大跃进及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美国人对毛泽东的看法各有差别;70年代毛泽东去世后,国际局势产生了深刻变化,亚洲进入了由上层统治转变为下层经济发展的全新时代,在此背景下美国对毛泽东的看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对海外毛泽东研究方法的述评中,特里尔教授指出,毛泽东在1949年前后由革命理想主义转变为政治现实主义,从心理学的层面分析毛泽东及其转变确实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同时应当看到,这种研究方法较为片面,容易走向极端。特里尔教授认为,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毛泽东作为一个重要历史人物已然超越了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的表层意义,必将对中国未来产生持续影响,由此,人们理应更深刻地认识毛泽东及所处时代,更加客观、深入地探索和研读“真正的历史”。
  政管学院副院长朱贵昌主持讲座。讲座最后,现场国内外同学提出了毛泽东对美国态度的变化、真实的毛泽东、毛泽东的多重形象等多方面问题,特里尔教授一一进行了回应,使在场师生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 \
\ \

【供稿单位:政管学院 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文/何淼 图/赵宏月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亭亭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