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校园动态(旧)

哲社学院学生参加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6年04月13日

  [本站讯]4月10日,第二届“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由哲社学院的武玉宝、赵晓荃、刘秀秀、赵万林、孙荣甲五名同学所组成的团队,共提交两部摄影作品,其中《罕·见》斩获“最具公益影响力奖”,《回家》获得“最佳口述历史采访奖”提名,哲社学院副教授张洪英获得“优秀导师奖”提名。
  《罕·见》基于罕见病病友口述的真实故事,通过拍摄视频,记录下他们日常的生活和经历,借助媒体的力量,呼吁人们能够更为广泛的关注、理解和支持罕见病病友。《回家》讲述了一位老人虽远离故土,却坚守文化之根的故事。从选题、文案、拍摄、剪辑到后期宣传,该团队精心编排,广泛走访,足迹遍及山东滨州、德州、青州,北京,台湾,香港等地。他们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将公益行动与口述历史相结合,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实践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
  本次参赛作品的筹备及录制工作长达11个月,历经提交提案(影片小样)、专家评审、网络投票、初赛选拔、复赛评审等环节。2015年6月,哲社学院组建团队,报名参赛。10月25日,该团队提交的两部影片经过重重审核,进入复赛环节。经由专家评审及网络点击率统计,最终脱颖而出。
  “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由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发起主办,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我的历史”公益计划联合主办,本届大赛共计收到来自全国101所高校、182个团队提交的147部口述历史影像作品,最终11支团队获奖。该计划鼓励高校学生、青年导演利用口述历史影像记录的方法记录故事,培养从身边抢救历史记忆、“人人皆可记录”的观念和方法。参赛的经历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 \
\ \

【供稿单位:哲社学院     作者:文/赵晓荃 赵万林 张倩 图/武玉宝    责任编辑: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