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新闻网
山大邮箱 | 投稿系统 | 高级检索 | 旧版回顾

视点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百微山大 | 为国育贤系列短视频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7日 09:44 点击次数:

为国育贤


山东大学校歌

东临黄海,南望泰山,

这里是我们追求真理的乐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薪火传,学子要与前贤比肩。

为天下储人才,放眼五洲;

为国家图富强,求索万年。

志向远大,气养浩然;

学无止境,不畏登攀。

奋斗啊,奋斗啊,

为了中华民族崛起;

奋斗啊,奋斗啊,

为了人类美好明天。

我们是崇实与求新的朝气勃发的青年!


八马同槽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文有“冯陆高萧”,史有“八马同槽”。《八马同槽》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蓬勃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史研究的重镇。


暴风雨中的海鸥

1931年,山东大学成立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组织了学生反日救国会,领导了赴南京请愿运动。舞蹈《暴风雨中的海鸥》描述了由山大师生组成的海鸥剧社,走出校园,走上街头,演出新编戏剧,宣传抗日救国主张,促进大众的觉醒,被称为“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


我在这里数星星

山东大学名师云集,俊采星驰。《我在这里数星星》以星星代表山东大学的名家大师。当同学们仰望星空,看繁星闪烁,就会想起那些北斗一样神奇而伟大的名字,他们照亮了科学的天空,融化在中国历史的星河。


水滴石穿

立志气,增底气,强骨气,脚踏实地

是山大学子最引以为自豪的学风气质

山东大学迷人的夏,醉人的秋,振奋的春,沉思的冬

不问月下花前,但愿静水深流

同学少年,青葱年华,把最好的时光留给奋斗

他们的背影,是实验演算彻夜不眠,如此日就月将

他们的足迹,是追逐前沿踏遍河山,如此水滴石穿


勇攀高峰

原始创新,打破垄断

敢为人先,赓续历史

见微知著,遁地入海

探索太空,叩问星汉

筑高峰,成高原

科学没有止境,学者永远追求突破

知识没有顶点,学人始终勇攀高峰


我们手拉手

小音乐剧《我们手拉手》,描写了坚持不懈的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支教团扎根在老少边穷地区,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带去希望。他们在清贫中读懂共同富裕的承诺,他们在星光中践行并肩奋斗的使命。大手握着小手,拉近梦想的故事。山里连着山外,架起爱的桥梁。


仙乐和鸣

乐舞《仙乐和鸣》描写了在仙人台考古遗址,头戴博士帽的当代学子敲响编钟,身穿周朝服装的乐舞演员表演周朝礼仪活动,在错位的时空中,实现古与今交流,乐与舞对话。展现了山大人发现与继承着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与远古的礼乐钟鸣同根同源,一脉相传。


山大人

进入新时代,国之大者,聚势谋远,山东大学踏上强校兴国新征程。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充分肯定《文史哲》守正创新、薪火相传的精神品格。合唱《山大人》描写了新时代的山大人继续在坚守初心、引领创新的道路上卓越奋进,努力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独特贡献。


山川携手国无恙

2020年初,疫情如山,驰援如火。小音乐剧《山川携手国无恙》描写了作为医疗战线的“国家队”,作为“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柱石之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第二医院共派出312名医务人员在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他们向危而行,向死而生,把山大人的担当和奉献书写在荆楚大地。


我们的文脉源远流长

忆海潮迭起,听泉流酣畅

东西融通,兼容并蓄

报国慷慨,志气鲜明

弘扬传统,底蕴深沉

海纳百川,包容万千

山大文脉,薪火相传


仙客来

20世纪,省立山东大学在军阀混战中,师生星散,困顿停滞。30 年代,山东大学在青岛重生。

山魂厚重,以德爱人。海韵灵动,近悦远来。

一时间,山东大学名师云集,俊采星驰。时任校长杨振声性情豪爽,常常拿个大烟斗,与赵太侔、闻一多、梁实秋等志同道合的教授们饮茶、争辩,论学术,谈治校,成就了一段让人心驰神往的辉煌岁月。


红烛的微光

在山东大学,至今流传着一段学人佳话。1930年,学校入学考试的国文题目是《杂感》,考生臧克家的答卷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杂感”虽然短小,却饱含哲理,阅卷老师闻一多击节赞叹,破格给出98分的高分。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者,当心怀国之大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黄大年教师团队的信中说,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也是把求真求善求美统一起来。

师者,要做一束光,指引光明,创造光明。


【供稿单位:山东大学广播电视台    作者:广电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丹丹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拖动光标可翻页查看更多评论

免责声明

您是本站的第: 位访客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

手机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