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10月31日,北京大学许忠勤教授应邀访问数学学院,作了题为“漫谈数学大国”的学术报告。数学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吴臻教授主持报告,学院部分专家学者和学生聆听了报告会。
基于在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多年来数学研究的切身体会,许忠勤教授立足于“陈省身”猜想、数学大国发展“三部曲”以及新时代数学大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三个方面,畅谈了他对于数学大国发展的哲学思考。
“陈省身”猜想的提出
“21世纪的中国一定会成为领先于世界的数学大国。”这是80年代陈省身教授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的录音。这句话被国家基金委的教授们戏称为“陈省身”猜想,正是这句话激励了中国无数的文人志士为了猜想的“证明”而努力奋斗,并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在80年代一次日常会议中,一篇题为《群策群力,中国率先成为数学大国》的报告横空出世,从此“数学大国”的概念正式为学者们所熟知,并震惊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专家学者。许多人当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落后西方一百年数学发展的中国想在一个世纪的时间赶超西方实在是难以完成。一时间全国掀起了数学学科发展的讨论,中央领导人在了解到许忠勤等人的迫切期盼后作出批示:积极支持数学家们的行动,希望财政部予以认真考虑。许忠勤教授正是和同事们抱着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坚持着陈省身所提出的在别人眼中难以完成的目标,才为中国数学发展争取了资金支持、争取了发展机遇。
数学大国发展“三部曲”
对于数学学科赶超世界水平的发展,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在陈省身的带领下,讨论并最终于1989年确立了数学中国发展“三部曲”,即:一、国际接轨,做好准备;二、赶上日本,领先亚洲;三、赶超美苏,领先世界。整个发展历程大概要经历6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老一辈数学家的努力下,第一阶段国际接轨的工作已经于上世界末基本完成,现在我国正处于赶超日本和欧美数学水平,领先亚洲乃至世界的阶段。
新时代数学发展的问题
发展规划确定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有许多。首先就是学科建设问题:数学学科的种类很多,而我们得资源有限,要优先发展哪些学科?针对这个问题,许忠勤教授与同事们在1989年到1993年的时间里建立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并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进行监督指导。在1993年末最终确定了数论、金融数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先发展地位,成立天元基金资助数学重点项目的发展,解决了要首先发展什么的问题。
在数学学科国际接轨工作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一些年迈的教授相继去世,人才培养的问题又进入了许忠勤的视野。为此,他和同事们在过去几十年间积极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如陈永川院士等,并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暑期学校和暑期夏令营以期培养新一代数学人才。
时至今日,许忠勤教授早已退休,但是他还依然关心着下一代青年人才的培养,依然思考着“陈省身”猜想的证明,依然关注着中国数学向大国数学的发展。
报告最后,许忠勤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并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提出了指导意见。通过与许忠勤教授的交流,同学们对数学学习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纷纷表示要为中华数学之崛起而努力。
许忠勤教授长期从事微分方程、动力系统方面的研究,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原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对中国数学的发展及数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