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聚焦

法学院学者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提升影响力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3年11月12日

  [本站讯]近日,山大法学院人文社科一级教授杨海坤,人文社科一级教授、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武树臣等率团积极参加法学各领域学术研讨会,同行交流,切磋砥砺,在学界扩大了山东大学的影响力。
  10月26日至27日,杨海坤教授、肖金明教授、牟宪魁教授、副院长李忠夏副教授、博士生王建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主题为“法治国家建设与宪法实施”的2013年中国宪法学年会。杨海坤教授在会上作了《社会主义宪政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深化和升华》的主题报告,肖金明教授主持了26日下午的讨论。李忠夏副教授参加了宪法概念、宪法解释以及宪法实施机制分论坛讨论,在会上作了题为《作为社会整合的宪法解释——以宪法变迁为出发点》的发言。
  11月1日至3日,主题为“先秦时期秦晋法家思想研究的新视野”的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山西大同举行,武树臣教授,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林明教授、常务理事傅礼白教授、秘书长马建红副教授、葛明珍副教授、刘宏渭老师以及博士生林丛参加了会议。武树臣教授致开幕辞,并在第一单元作了题为“从殷末之‘法’到周初之‘法’——神判法向人判法的转型”的发言;林明教授致闭幕辞;傅礼白教授主持第三单元的讨论;马建红副教授对本次年会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2014年年会的筹备及召开作了部署。林丛作了题为“法家思想的源流——以晋国法文化为中心的考察”的发言,得到与会学者的认可。
  11月2日至3日,“两岸四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育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台湾东吴大学、高雄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院校的领导及专家学者50余人以及教育部高教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李忠夏副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以“中国法学教育该何去何从”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对中国法学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11月5日至6日,第五次全国人权研究机构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五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会议。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国务院新闻办七局局长鲁广锦、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陈士球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法学院院长齐延平,副院长姜峰、李忠夏代表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参加了会议。齐延平在会上就山东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的发展和人权实证研究问题作了主题发言。
  为繁荣学术,提高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法学院出台措施鼓励教师与境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境内外学术会议。法学院对科研方面有成果的老师,每年给予一定的奖励经费,支持老师外出进行学术交流;同时,根据老师每年的教学、科研工作量,配套经费支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每年,法学院外出参加境内外学术会议的教师多达百余人次。
\ \ \
\

【供稿单位:法学院     作者:李忠夏 姜峰 林丛    责任编辑: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