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日前,泰山学堂2010级化学取向学生陈召龙在创新实验与毕业设计期间做出的科研成果,发表于nature系列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众所周知,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在美国每死亡四个人就有一个人死于癌症。癌症患者通常会被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的手段来治疗。放疗和化疗由于缺少选择性,很容易杀死人体正常的细胞,因此具有较大的副作用。手术切除虽然是治疗癌症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受到肿瘤所在位置及其大小的制约,而且术后需要较长的康复时间。而借助于金纳米材料的光热治疗操作方便,副作用小,能靶向性杀死肿瘤细胞。
泰山学堂陈召龙在创新实验与毕业设计期间师从化学院占金华老师,与齐鲁医院杨兴升大夫合作,合成了空心金壳,利用其SPR效应,成功实现了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光热治疗(Nanotechnology, 2014, 25(34): 345103.)。但仍存在肿瘤边界在治疗时与诊断时不一致这一问题。因此其后设计了摇铃状金纳米颗粒,通过将连有拉曼信号分子的金球放于空心金壳中来获得。实验结果表明空心金壳不仅提高了拉曼信号分子的稳定性,还将其信号强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通过调节外壳的尺寸与厚度,可以将材料的表面等离体子共振峰从可见光区调节至近红外光区。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张郑军教授合作,证明此结构能够明显提高拉曼信号的增强因子。在细胞实验中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德新大夫合作。将此材料连上抗体,进行体外细胞实验,此多功能纳米材料能够同时非常灵敏地检测到癌细胞并将其杀死,实现了只采用一台激光器就能达到同时进行肿瘤细胞诊断与治疗的目的,从而解决了边界问题。此结果使得基于拉曼光谱的非介入式成像与靶向性杀死癌细胞成为可能。这一结果于近期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Sci. Rep. 2014, http: )。
《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出版集团(NPG)于2011年创办的综合性科学期刊,涉及的研究领域覆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在各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5。
图1. 金纳米颗粒(左)与摇铃状金纳米颗粒(右)在785激发光源照射下电磁场分布理论计算结果

图2. a.摇铃状金纳米材料的免疫化示意图;b.免疫颗粒与细胞孵育后,细胞切片电镜图
陈召龙,泰山学堂2010级化学取向学生,是该文的第一作者。在泰山学堂读本科期间共发表SCI论文3篇,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已授权)。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山东省二等奖”并多次获“山东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荣誉。
占金华教授是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钱逸泰院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mall、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与美国加州大学的Yadong Yin教授、新加坡的李长明教授、平丰源教授,日本的Yoshio Bando教授等人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研究兴趣涉及无机合成化学以及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控制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寸、形状、分散度、微观结构以及表面,强调以特定的功能性质为目标实现纳米结构单元的组装,例如实现分子识别等特性。基于功能化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开发出可在能源、环境检测和治理以及生物医学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材料,利用各种纳米自组装技术进一步设计出高性能微纳米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