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微信

山大发布

抖音

视频号

微博

小红书

快手

哔哩哔哩

山东大学报

学术聚焦

研究生科学与哲学思维方式融合沙龙举行

发布:山东大学融媒体中心 日期:2014年12月06日

  [本站讯]12月4日,由山东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科技与人文专家面对面高端学术沙龙”在中心校区举行。此次沙龙的主题是“研究生科学与哲学思维方式的融合”,校领导方宏建出席沙龙。
  方宏建肯定了此次沙龙的主题,表达了学校对活动的支持,并阐述了在建立支撑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理论体系过程中科学与人文社科思维融合的重要性。
  沙龙中,物理学院解士杰教授首先发言。他认为,科技和人文两种思维始终相关联,科技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社会,人文与科技并不冲突。哲社学院何中华教授则认为,科学与人文的冲突植根于人存在的根本悖论中,科学更倾向于作为肉体存在的自我肯定方式,属于理性的范畴,人文精神是作为心灵存在的自我肯定方式,属于价值的层面,两者在当下和历史终结中达到统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肯定了此次沙龙的启发意义,认为将科学思维运用到政党研究中是一种创新的研究方法,表示将尽快建立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活动。随后,与会专家就同学们提出的宗教与科学是否冲突、理工学生注重人文素养的意义、如何更好地规划研究生生活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互动。
  参加沙龙的马克思学院2014级学生崔振彪表示,通过与专家的探讨,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在知识建构尤其是文科生如何作研究的问题上深受启发,专家朴实、真诚的建议对学业规划帮助很大。沙龙召集人、马克思学院教师孙庆霞谈到,这次沙龙的互动效果非常好,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希望学校能够建立“科技与人文面对面”综合平台,整合全校高端专家资源,通过思政课的延伸,促进研究生科技与人文思维方式的融合,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科技与人文学术沙龙”由孙庆霞发起,到现在已经举办了13次。作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延伸,活动旨在促进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多维立体交流。
\ \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文/王宝璐 图/李剑南    责任编辑:杨璇 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