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核酸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润生做客第八期齐鲁医学大讲堂,作了题为“非编码序列、非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的学术报告。山东大学副校长陈子江会见陈润生院士并主持报告会。
在演讲中,陈润生院士介绍了基因组的转录情况及编码蛋白序列。他用人和线虫为例子,指出生物体绝大部分的转录产物是非编码RNA,物种间最主要的差别也是非编码RNA。大量研究数据表明,高等生物多达一半以上的DNA转录为RNA,其中绝大多数为ncRNA。甚至,有的科学家预言ncRNA在生物发育的过程中,有着不亚于蛋白质的重要作用。但是,今天对整个ncRNA的世界却了解甚少,主要任务是发现更多的ncRNA及其生物功能。毫无疑问,要了解ncRNA 的生物功能,也就是要弄清每个细胞类型在特定的时间内所有蛋白和所有ncRNAs 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它们和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研究的道路还很长,远比基因组计划更为艰巨。因此,要彻底弄清ncRNA 的调控网络,将是揭示生命奥秘的最终突破。此外,陈润生院士还向大家介绍了非编码RNA的功能研究最新成果,如与生存相关的IncRNA表达标志物,只要找到一组IncRNA,就可以有效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病例。陈润生院士的演讲得到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反响,会场座无虚席。主题报告结束后,陈润生院士耐心聆听并回答了几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并给出宝贵建议。
齐鲁医学大讲堂自2014年4月起举办,该演讲与论坛的总主题是向山大师生传导“医学健康教育知识”,由齐鲁医学部主办。陈润生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核酸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会员、国际数据库组织(CODATA)生物大分子专业组委员、国际纯粹及应用物理学会(IUPAP)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是中国最早从事理论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2012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4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