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2月23日上午,山东大学举行人文社科学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研讨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副校长胡金焱主持会议。
胡金焱表示,人文社科学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对学校人文社科的发展非常重要,是决定其未来的重要指引,改革工作组要牵头汇聚相关领域学者的智慧,谋划好人文社科的发展蓝图,使未来的发展思路更清晰、方向更聚焦、举措更得力;改革工作要“理思路、定目标、抓发展、新突破”,要以方案编制为契机,形成学校人文社科学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工作机制。
会议认为,人文社科学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的编制,立意一定要高,要有前瞻性,要全面梳理学校人文社科面临的问题,找准突破点,推出新举措,充分调动广大人文社科研究者的积极性。与会人员就“资源配置与评价考核机制”“学术创新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支持青年学者发展”“关注文科科研智力成本”“完善学术休假制度” “支持学科交叉研究” 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讨。
会议要求,方案编制过程中要注意特别以下几个方面:一要以“双一流”建设战略为指引,以《山东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为指导,同时结合《山东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行动方案》,有序推进。二要以文史复兴和社科振兴为使命,既要目标高远,又要落地可行,有利于推进鲜明的山大人文社科学术特色与比较优势的形成。三要做到“顶天立地”,以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顶天”,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地”。四要以实施“学科高峰计划”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者、团队、平台、项目和成果为重要抓手。五要强化社会服务,加强智库、数据库和重要平台建设,强化与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承接重大横向项目,提升山大学者在各级党委政府决策中的影响力。六要进一步优化科研激励与评价机制。科研与学术评价要国内可比较、国际可接轨,要有利于青年学者成长,有利于创新团队形成,有利于调动学者争取科研项目和服务地方的积极性,有利于研究特色与优势的形成。在科研绩效考核方面,要坚持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向团队考核倾斜;数量考核与质量考核相结合,以质量考核为方向;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强化对研究成果、成效的考核;物的产出考核与人的产出考核相结合,重视对优秀人才培养与成长的考核。
学校人文社科学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供稿单位:人文社科研究院 作者:王涛 责任编辑:亭亭 竞一】